双区卫士丨李旻:讲法律赢得认同,靠真情消解情绪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田语壮 通讯员 徐文畅 文/图
2021-05-25 20:49
摘要

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核心提示】烈日当空,他们为保障交通挥洒汗水;凌晨“猎虎”,他们严查交通安全隐患;市民开心过节,他们在车流中穿梭忙碌……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大动脉中,深圳交警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体现在守好每一条安全路、护航市民的每一次平安出行中。

在工作中,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罗湖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李旻既要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又要守住法律底线。每一位来访群众,他都热心接待、耐心倾听、细心记录群众的诉求。对于合理诉求,李旻积极帮助,寻找化解方法。

“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如果群众的诉求合理,我们会根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如果群众的诉求不合理,我们就要耐心地疏导,安抚情绪,宣讲法律法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于群众来访,李旻有自己的化解之道。

今年年初,一名男子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称交警执法不公,最多时一天拨打十多次。到底有没有执法问题呢?李旻详细调阅了事发时的电子警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名男子驾车未按路面标线标识行驶,经左转道直行通过红绿灯,被“电子警察”抓拍,整个执法过程并无不妥。如果不及时化解,当事人会继续报警。于是,李旻主动和男子取得联系,向他解释。

刚开始,李旻代表交警给他打电话解释,不但说不通,反而被责骂了一通。李旻又约他见面,希望能在见面时给他讲解法律知识,结果被一口回绝:“没时间!你要干嘛?你要调查我?还是要抓我?”后来,这名男子隔几天又报警。李旻没有放弃,多次和他打电话找话题聊,两人聊的内容也渐渐多了起来。

李旻又想办法加了他的微信。“直接解释可能会由于语言习惯带来误解,那就微信聊。聊天记录还可以供他过后研究。”李旻的这个办法终于起了作用。每当这名男子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就会在微信上问李旻,李旻都一一及时回复。没多久,这名男子就主动缴纳了交通罚款。

“交管工作与群众密切相关,只有主动联系群众,耐心做好情绪疏导,妥善解决群众诉求,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个过程虽然累点,但是都是值得的!”李旻说。

(原标题《双区卫士丨李旻:讲法律赢得认同,靠真情消解情绪》)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新闻网-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田语壮 通讯员 徐文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