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发布会的嘉宾合影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以下简称“侯奖”)新闻发布会于4月8日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举行。在此次发布会上公布了本届“侯奖”新一届的组织机构、章程、评选细则、学委团队和全新的视觉形象,并正式启动第七届“侯奖”的作品征集。
记者了解到,本届“侯奖”参选作品提交的时间自2019年4月9日起至2019年10月10日,拟定于11月底进行颁奖。参选的项目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仍在进行中的;拍摄周期超过1年的,需要资金支持拍摄的。
新华社高级编辑、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版权协会副主席陈小波致辞
新华社高级编辑、领衔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版权协会副主席陈小波在发布会上简要介绍“侯奖”已产生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力。她表示“侯奖”的意义在于侯登科为中国摄影界留下了一个个宝藏,让我们去探索。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摄影家协会、河南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影像研究学者、策展人于德水致辞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摄影家协会、河南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影像研究学者、策展人于德水谈及前六届“侯奖”的举办情况时表示,“在运营‘侯奖’的过程中,我们既让侯登科的摄影精神和思想呈现出它的力量,还让这个奖得到来自社会对它所代表的精神的认同和支持。”他还宣布,从今年开始,“侯奖”这一由中国民间力量推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接力棒将由越众历史影像馆来继承。
侯登科是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他是一位用影像对人性进行积极而深刻的探索的践行者。他独特的阅历与人格魅力、独特的追求与精神格局,在中国摄影界并不多见。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纪实影像,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
作为国内第一个民间的、公益的、以摄影家个人命名的摄影项目奖,“侯奖”致力于推动纪实摄影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自2007年开展首届奖项评选以来,“侯奖”(每两年一届)已举办了六届。六届评选期间,“侯奖”收到无数份来自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们的投稿,累计共有119位摄影师成功入围及提名,最终有16位获得“侯奖”资助。
在此次发布会上还正式宣布成立“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专项基金,并发布了全新的“侯奖”视觉设计。经本届“侯奖”组委会研究决定,从第七届开始,组委会设立在越众历史影像馆。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