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记者聚G20峰会 新闻中心充满中国元素

记者 庄宇辉 李萍/文 陈富/图
2016-09-03 01:37
摘要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9月2日上午,本报特派记者走进正式启用的G20峰会新闻中心,发现设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主场馆一楼的新闻中心气势恢宏,1500个记者工作席座无虚席,数千名记者们云集这里争分夺秒...

587335738335999632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9月2日上午,本报特派记者走进正式启用的G20峰会新闻中心,发现设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主场馆一楼的新闻中心气势恢宏,1500个记者工作席座无虚席,数千名记者们云集这里争分夺秒“抢”新闻,把杭州峰会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全球每个角落。作为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G20杭州峰会成为吸引全球媒体记者人数最多的国际会议之一。

峰会吸引了全球媒体记者“眼球”

“你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媒体?”“你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你们对此次G20杭州峰会有什么期待”……进入媒体工作区,数千记者早早就位,众多媒体记者尤其是外国媒体记者更成为“被采访者”,无论是媒体专用工作区,还是采访区,到处可以看到互相采访的画面。

面对增长乏力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峰会,期待峰会能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应对风险和挑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由此也吸引了全球媒体记者“眼球”,有约70个国家的近5000名记者前来采访。

“我来自非洲,乍德。”在咨询台,领取资料的一位非洲媒体记者很高兴地对本报记者说,G20杭州峰会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度最高的一次会议,他们希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们更期待在G20杭州峰会上,作为轮值主席国的中国为振兴全球经济、稳定世界金融市场提出的‘中国主张’。”一位来自发达国家媒体的记者热情的对记者说。

461312842219053713

走进各家媒体区,犹如进入了全球直播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等海内外知名媒体纷纷设立独立工作间,从这里传播出G20峰会声音、中国声音。尤其有意思的是,记者在新闻中心过道遇到了很多喃喃自语的人,原来这些来自新媒体的记者,用手机、耳线直接连线现场,开启直播。

“我们来了50多名记者,设有独立工作间。”在赠阅区,中新社经济部主任俞岚正在翻阅浏览各种图片、资料,她笑着说,峰会服务很贴心,志愿者“小青荷”有“十八般武艺”,什么问题都能帮助解决。

“习近平的著作最吸引我们了。”巴西ABC电视台编导威廉捧着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爱不释手。“中国发展模式很成功,能为各国提供借鉴,这反映了中国领导人的睿智和视野。”加拿大全球研究网记者卡拉·斯泰亚说,中国在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想信更多国家会从G20杭州峰会中受益。

G20新闻中心充满中国元素

记者走在大气雅致的G20蓝为主色调的新闻中心,发现会场四周墙壁的装饰和媒体区域间隔都巧妙地将杭州人引以为豪的《富春山居图》融合其间,成为杭州送给世界的一张“迎宾图”。同时,中国剪纸风格茶桌,西溪湿地、西湖长桥等杭州美景组成的照片墙,西湖荷花雕塑小品等富有浓郁中国文化和杭州特色的元素随处可见。在免费赠阅区,整齐地摆放着关于杭州与浙江的明信片和书籍,浙江戏曲、人文风情、自然风光等,深受外媒喜爱 ……浓浓的中国风和杭州元素使记者们置身其中,仿佛休憩在西子湖畔。

63894265225294389

据介绍,新闻中心总面积1.5万平方米,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公共工作区提供近1500个记者工作席,配备500台中英文操作系统的台式电脑。工作区的LED大屏和电视机,为记者实时提供公共音视频信号、信息发布、会议安排等重要内容。同时,公共工作区提供21个单边点、多国语言资料取阅、打印、传真、通话等服务以及广播电视服务、峰会新闻图片的查询、浏览及下载等服务。本次峰会还有200余名志愿者提供最细致的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咨询台在内,新闻中心配备了多台双语电话,记者完全不用担心语言交流的问题。只要通过双语电话拨打“96020”,将听到14个语种的24小时在线实时翻译。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