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河源的“大菜园”对接深圳的“大餐桌”,建立通畅的产销对接渠道,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今天下午,由深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源市扶贫工作局、河源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的“饱含深情 美味河源”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推广系列活动之经典客家菜制作评选大赛正式启动。
深圳有1500万以上常住人口,食品消费量大,平均每天消耗蔬菜水果9400多吨,肉、蛋和水产品6100多吨,口粮5480吨,共有食品生产企业700多家,食品经营单位30余万家。深圳仅有3万亩基本农田,95%的食用农产品和85%的食品依靠外地输入,粮食100%靠外地输入。
而河源是广东的农业大市,是穗深港澳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拥有总面积2291平方公里的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拥有5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连平鹰嘴蜜桃等15个产品被评选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东源板栗、和平猕猴桃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与此同时,在广州和深圳,较大规模、较高档次的客家菜食肆,其经营者有七成来自河源。河源客家菜是客家菜“东江流派”的主要一员,在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备受欢迎。
活动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深圳与河源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信息桥、互相支持的友情桥、共享共贏的胜利桥。一是可以让深圳市民更方便享用到河源的优质农产品,特别是扶贫产品,一边消费一边帮扶;二是可以进一步促进河源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对接,壮大河源第一产业;三是利用省“粤菜师傅工程”和河源“客家菜师傅工程”契机,进一步弘扬河源客家菜文化,推动河源客家菜师傅深圳就业;四是通过深挖河源扶贫产品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宣传河源城市形象和客家文化,带动贫困村扶贫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据了解,此次“饱含深情 美味河源”河源扶贫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推广系列活动内容丰富,除了今天正式启动的河源经典客家菜制作评选大赛,还将组织河源农业企业或贫困村合作社参加2019深圳餐饮产业链及配套服务博览会,并在会上举行此次大赛的决赛;同时将利用河源第二届丰收节契机,组织深圳餐饮协会和餐饮企业到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对接,促成建立产销合作;还将制作河源食材或客家菜相关栏目或电视节目,在河源、深圳两地媒体播放。
据介绍,2013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深圳和河源结成了全面对口帮扶关系。深圳市先后派出2轮次、共计688人次深圳干部在河源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75亿元,帮助河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