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在向学生讲授消防逃生的各种注意事项。
4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人保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在广东省汕头市开展。自 2016 年启动以来,该计划相继在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江门、佛山、顺德、梅州等多座城市推行,此行走入的是汕头市桂花小学和汕头市汇翠小学两所学校。据了解,该项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大型系列儿童安全教育公益活动,旨在协助广东省内各地小学校园,科学、系统地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演练课程,通过实景演练及演示,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及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的自救自护能力。
学生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在进行消防演练。
互动式安全演练走进课堂
此次儿童安全教育演练课程由广东救援辅助队的专业教官执教,聚焦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踩踏、防溺水、心肺复苏”等多个防护领域展开。教官们在现场设置了交通、消防两大安全演练实景区,为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场景化教学环境。通过教官的亲自演示和现场答疑等互动演练,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安全防护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自己的安全认知误区。以“学中练、练中学”的模式,代替过去“教官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创新的教学体验形式打通了儿童安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在教官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戴防毒面具。
在交通安全演练课堂上,孩子们在大型汽车充气模型内站位演练,学习车辆盲区,从而避免在出行过程中因误入车辆盲区受到意外伤害。充满趣味的飞行棋方阵以及立体交通警示牌模型更是深受孩子们欢迎,他们一边投色子一边往前行走。为了快速通关,孩子们灵活运用交通安全课上学到的知识,完成随机问答题,下意识规避道路潜在安全隐患。
儿童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
中国人保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汕头站启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指出:“每年约有5.41万名0-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有 148 名,即三辆大巴车的人数。”148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数字背后还是一个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为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儿童应对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中国人保·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迅速筹划开展儿童安全公益活动,至今已进入第四年。
中国人保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走进汕头小学校园。
据统计,“中国人保 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自 2016 年启动以来,已先后走进广州、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顺德、梅州、汕头等 9个城市及地区的 17 所小学,直接受益学生近 7000 人。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编写出版了《儿童安全教育知识手册》并开发出场景式教学与互动式演练相结合的推广模式,获得了孩子、家长、老师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
专业教官正在大型汽车充气模型前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此次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汕头站的活动,在两天的课程培训中,近1300名师生学习到了实用、有趣的安全知识。汕头市桂花小学校长张若冰说:“儿童安全要靠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守护,学校一直将安全教育摆在首位。如今中国人保保贝童行—儿童安全教育公益计划帮助我们科学、系统地开展儿童安全教育,为孩子们提供实景演练的机会,这样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