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哈·法哈蒂:我从不鼓励观众进行“道德判断”

读特记者 刘莎莎
2019-03-31 10:52
摘要

日前,阿斯哈·法哈蒂带着他的新作《人尽皆知》莅临第 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并出席电影节大师班活动。


两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是一位70后。虽然他深沉的容颜常常令人忘记这一点。生于1972的阿斯哈·法哈蒂虽然作品不多,但已经拿下奥斯卡、柏林金熊、戛纳最佳编剧、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个当今世界最权威的电影奖项。日前,阿斯哈·法哈蒂带着他的新作《人尽皆知》莅临第 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并出席电影节大师班活动。

记者特赴港采访法哈蒂。在60分钟里,阿斯哈·法哈蒂神采飞扬、侃侃而谈,他的眼睛时而迸发出火花,席间金句不断。他说:“家庭是社会的镜像”“每一部家庭片都是潜在的社会电影”“对我来说,是世界大同而非世界大不同”。与其说法哈蒂是一位电影导演,不如说他是一位思想家。他表示,他最不喜欢的就是道德判断,“我的电影只有呈现,没有判断。”

每一部家庭电影都是潜在的社会电影

47岁的阿斯哈·法哈蒂并不高产,迄今为止导演作品不超过10部,编剧作品亦是如此。但是,就是这不到10部的作品,尤其是《一次别离》(2011年)和《推销员》(2016年)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法哈蒂的电影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他说:“通过一部电影并不能看到社会的全貌。只能说你看了一部社会电影。”他还说:“每一部家庭电影都有成为社会电影的可能性。”法哈蒂热衷于研究以家庭为主题的电影,他表示,优秀的电影,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家庭故事,但其实社会的变动尽在其间。

对法哈蒂而言,家庭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反射社会的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我的电影总是聚焦家庭的原因。”法哈蒂的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即大量的细节堆积。而正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构建起了他独特的电影语言。他说:“我很难描述如何去积累细节。有一些是来自我个人得生活积累。大部分时候,我是从人物出发,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人会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有这样的表现?”他还表示,与演员的相处也是灵感来源之一。他透露,他拍电影,开机前甚至会花几个月时间“排练”。

“对我来说,导演工作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和演员沟通。”法哈蒂说。“排练”至关重要,因为“排练”的过程即演员进入角色的过程。“我需要通过排练去发现和挖掘演员的潜力。”以拍摄《一次别离》为例,法哈蒂形容,女演员绝非“演戏”而是真正进入到了角色所处的困境之中,以至电影拍摄结束时,那位演员还在戏里。“当然,不用担心,她(演员)已经出戏了。”

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处境的不同

经典的戏剧形式往往是正义和邪恶的对抗。以此而论,法哈蒂认为自己是“反经典”的。他形容自己的电影是“正义与正义”的对抗。“当两个人物都是好人时,观众们会怎么选择呢?答案令人期待。”法哈蒂说。在他看来,世间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境,作为导演,他从不鼓励观众去“审判”角色。“我也尽量不赋予角色那么鲜明的色彩,让观众一望而知黑白。”法哈蒂说说。他透露,自己深受一位伊朗诗人的影响。

“这位诗人生活在几百年前。他的作品里,有一部是描述一位拥有双重人格的人物。作者尽可能地给予两方面的人格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展示,而不是定义角色的邪恶或则是良善。”法哈蒂说。他表示,自己在创作剧本时,也不会一开始就规划好所谓的“人设”。“我首先会问我自己的,为什么这个人物、这个角色会有这样的表现?在有一些故事里,人物的性格并未充分展现。在我的故事里,我希望给予角色足够的时间去展示。”

此次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展映的新作《人尽皆知》亦是如此。这是法哈蒂首次拍摄西班牙语电影,该片曾作为2018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片。在这部电影里,法哈蒂延续了他一贯的创作方法,题材也依旧是他熟悉的“家庭主题”。《人尽皆知》讲述了,一位被绑架的少女引发的家庭危机。“在电影中,这位少女的2个父亲,生父和养父先后出现,两位父亲处于完全不同的立场,某些时候,甚至处于对立面。少女的母亲则更加复杂。”法哈蒂说,“这一切,观众开始观影时并不知道,观众是慢慢进入角色的。”

确保电影观赏性是拍摄的重要原则

戏剧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贯聚焦生活本身的法哈蒂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讲解了生活与戏剧的区别。他说:“日常生活并不那么有趣,但为什么要拍生活呢?日常生活就是重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举个例子,我的朋友叫我出来聚会,我们约在一个咖啡馆,他会说,我很想念你并问候我的近况。我也会问候他。这有意思吗?不,没意思。这只是重复。但是,如果这位朋友在离开时,突然遇到车祸,撒手人寰,这一切,就都改变了。因为,危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电影里总是埋伏着危机。”

在法哈蒂看来,危机会搅乱平静的生活,让生活里潜藏着的东西浮出水面。以新作《人尽皆知》为例,“少女被绑架是一个契机,它让家庭的秘密浮现出来。如果没有这个绑架案件,秘密就会烂在肚子里。”法哈蒂说。他还表示,这个“绑架案”同时也是确保普通观众能够进入的重要因素。“我不喜欢拍评论家电影。我拍摄电影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观赏性,确保普通观众能够被带入。普通观众喜欢我的电影,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正是因为如此,法哈蒂在《人尽皆知》中注入了悬疑成分。“对评论家来说,他们并不在乎悬疑的部分,而对普通观众来说,悬疑会让故事好看。电影里并没有侦探,然而观众就是侦探。”此次是法哈蒂首次拍摄西语电影,也是他首次聚焦“外国家庭”。一个非西语系导演能否讲好西班牙的家庭故事?对此,法哈蒂时表示,“拍摄这部电影难度很大,语言难度是其中最小的。拍摄这部电影,我做了很多的调查,尝试去了解西班牙历史和人文。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是世界大不同,而对我来说,是世界大同。”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