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审查中小学学习类APP 入校园须上白名单

广东教育头条
2019-03-29 14:07
摘要

9月1日起,凡未在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的校园学习类APP,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校外机构不得要求或推荐给中小学生使用

当前,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滋生出的色情、交友、内置游戏等诸多乱象,以及强制收集与学习无关等权限和隐私事项等问题,令学校和家长烦恼不断。

广东打响了省级层面审查管理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的第一枪!就在刚刚,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指出,广东省教育厅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共同建立面向我省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将校园学习类APP纳入管理,构建安全滤网;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园学习类APP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自9月1日起,列入白名单的,可提供给中小学生使用;列入黑名单的,各市、县、学校不得推荐使用,违反规定的予以严肃处理。


哪些APP要审查?

面向广东省中小学生的校内学习类和学科培训类APP两种类型

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

令人关注的是,广东省校园学习类APP的审查范围怎样?

《办法》明确,从学生群体来看,中小学生,是指广东省各类公办、民办性质的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

从校园学习类APP来看,面向(或包含)广东省中小学生、具备教学或作业等功能、以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使用载体的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包括注册地在外省、但是准备进入或者已经在广东省开展了业务的中小学校校内学习类APP,以及校外培训机构或其他纯线上教育机构开展中小学阶段学科培训(具备学科类教学培训和作业功能)的APP两类。

审查什么内容?

不得存在性暗示、性诱惑等低俗内容

此轮审查,会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办法》透露,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及其产品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保障用户信息数据安全、确保运营资质合法有效。

特别是,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应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机制,保证APP发布内容健康有益,产品(含各功能版块)无网络游戏、娱乐、购物、商业广告等与学习功能无关的内容及链接,不得存在追星、互动交友、动漫、美食、星座、加圈子、发布个人动态等,不得存在性暗示、性诱惑等不良、低俗内容,不得存在吸引眼球、非法营销的垃圾内容。

《办法》还指出,校园学习类APP应通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二级或以上)测评与备案,需提供针对学生用户的护眼模式的说明文档;须在显著位置提供用户有效的人工客服、在线客服等使用反馈通道,对于用户的投诉建议给予迅速响应和处理。校园学习类APP不得采用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得强制收费、不得恶意扣费,其中校内学习类APP不得面向学生用户收费; 同时,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邪教或者教唆犯罪等有害内容。

怎么审查?

网络申报、省级审查,市、县、学校通用,不再逐级审查

《办法》对申报、审查、信息公开等均作了清晰明确的规定。

在申报方式上,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指引》,采用电子邮件和网络平台两种渠道,一般情况下无需企业到现场提交资料,减轻学习类APP主办者(开发机构或者运营机构)的负担。申报通道长期开放。

在审查程序上,明确了申报、审查、公示、登记等环节。考虑到学习类APP的跨地域性,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力量统一组织审查,不再需要各地市、县区和学校逐级审查,大大减轻了市、县和学校负担。

在信息公开上,广东省教育厅准备在厅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建立专栏,统一发布广东省校园学习类APP黑白名单信息,包括APP主办者、法定代表人、APP名称、进入名单日期等。上述信息公开发布、所有批次的黑白名单同步实时更新,接受公众浏览、查询和监督。

后续怎么监管?

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

《办法》明确,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的学习类APP,仅代表审查时的APP(样品)符合《管理办法》要求,不代表APP的主办者(企业)可以一劳永逸。校园学习类APP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

审查通过的,列入白名单,通过广东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布APP主办者的名单及产品信息。列入白名单的学习类APP在日后被投诉、举报违反《管理办法》规定且查证属实的,给予黄牌警告,列入灰名单。

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申报审查时提交的申报材料或者测试样品存在主观恶意、弄虚作假行为的,或同一个APP被黄牌警告后再次出现违反《管理办法》规定的,给予红牌处理,列入黑名单。

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的校园学习类APP,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机构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该产品。对于列入黑名单的APP,各市、县、学校不得推荐使用;同时,广东省教育厅商请电信管理部门责令应用商店下架该APP、注销ICP备案和停止网络服务。

根据《管理办法》,今年8月31日前,设立过渡期,用于校园学习类APP主办者自行整改、申请审查等。9月1日起,凡未在广东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白名单的校园学习类APP,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校外机构不得要求或推荐给中小学生使用。

编辑 秦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