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可以打“飞的”到医院了。28日上午,中山七院联合上海金汇通用航空、中国人民保险启动航空医疗救援,成为国内首家落地的“国家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医院”。据悉,未来中山七院将打通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急危重症医疗救治的“空中生命通道”。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加强航空医疗救援和转运能力建设。2019年3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71家医疗机构被列入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成为广东省7家试点医院之一。
作为2018年5月刚刚投入运营的新建医院,中山七院把应急与灾难救治作为医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启动航空救援以后,我们将救援半径拓宽到距300-400公里的范围,覆盖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最远可达广西省、江西省;30分钟可抵达深圳市各个行政区域,为病情危急患者争取了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中山七院何裕隆院长说,“我们将建设涵盖急救120、‘移动医院’和航空救援的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以最快的速度让病人得到有效救治。”
当日上午,中山七院还进行了急救演练。直升飞机从东莞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把“患者”送到医院只用了20分钟。
据悉,未来中山七院在航空医疗救援中所使用的飞机是AW109 Trekker直升机,这是一款3.2吨级轻型双发直升机,在执行救援任务时,AW109 Trekker高达3.9米的客舱空间将化身为临时“空中ICU“,配备了多种专业设备,使医生可以在患者转运途中立即开展救治,紧紧抓住“黄金救援一小时”。
和普通120急救车辆相比,在急救和运送病患方面,直升机救援比救护车快3到5倍,在“黄金一小时”救援时间内,能有效降低事故死亡率40%左右。
据介绍,航空医疗救援主要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生产作业及居民日常突发性疾病救治、游客搜寻救援等。如遇重大事故,市民只需要拨打电话110、120,深圳交警将根据现场道路交通情况、现场伤者伤情及时120急救中心开展初步研判。主要依据病人家属的愿望、医生的判断、周围的环境而定。只要符合条件,会立即协调派出直升机救援。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