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国电信最新的灾(害)备(份)中心落户深圳,深圳各界可获国际最高标准的灾备保障,让数据化资产、重要信息不再丢失。
全国创新保障大众数据安全
这是全国运营商首个实现集数据化资产保护、灾备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容灾服务体系灾备中心。
读特记者采访中国电信要客灾备中心深圳基地揭牌仪式,发现与其他多地灾备中心比较,该灾备中心能力进一步升级,拥有国际最高标准的高等级灾备数据中心资源。
灾备中心会和哪些领域发生关联?揭牌仪式透露,该中心主要面向政府、金融、企业、医疗等领域单位机构,提供从咨询、设计、实施到运营的全流程智能化灾备运营服务。
研究机构IDC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数据复制存储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数据备份和恢复(灾备)是主要组成部分。
司法银行领域试水 为数据“上保险”
在现场,中国电信与深圳市司法局、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百行征信等单位签订灾备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深圳的司法、银行领域率先“尝鲜”国际一流水平的灾备服务,广大市民和企业单位的信息、数据将更加安全。
签约各方纷纷表示,计划充分运用深圳要客灾备中心的先进能力与中国电信资源,共同探索国家信息安全战略落地,助推数字社会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对灾备感兴趣的远不止司法部门和银行。现场举行的“云网融合、业务永续、有备无患”的灾备活动上,读特记者看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各行各业代表,大家均对灾备十分关注,仔细观看,频频发问,现场派发的专业资料一度供不应求,会议间隙与会者站满走廊热烈交谈。
来自京沪鲁等多地企业人士对读特记者谈到,对于中国电信云网融合要客灾备解决方案很感兴趣,其中的高等级的云网融合资源、高可靠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的灾备保障服务都是国内少有而且企业急缺的。来自武汉的金融科技企业负责人何先生说:“企业所有的用户信息、工作数据都必须找到可靠的灾备,不然一次停电就可能让企业回到原始社会。”
灾备是趋势 “门槛”并不高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它们的基础设施,保护数据的灾备方案成为“标配”。
要为数据做灾备是不是“门槛”很高?读特记者发现,目前的灾备中心服务“门槛”越来越低,数字化浪潮下各行业都可以轻松使用。以中国电信要客灾备中心深圳基地为例,该基地既有标准服务,也有定制服务。标准化云灾备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即买即用,小白用户通过云灾备平台也可快速解决客户数据备份、灾备演练、业务接管、数据归档等灾备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如果企业拥有海量数据或者战略性重要单位、特殊行业,均可以采用定制化的灾备服务,深圳基地会采用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数据保障资源,灾备咨询、建设、演练、运营等全流程服务,还有五星级工作生活配套设施,一站式服务相比以往国内的灾备服务更加全面细致。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客灾备中心深圳基地揭牌,标志着中国电信要客灾备中心群落的进一步完善,是中国电信云网融合要客服务的重要布局。中国电信要客灾备中心深圳基地将整合优质的网络资源、高等级的IDC设施、国际化接轨的灾备专业服务,为全国各类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灾备解决方案。
与会专家对读特记者谈到,目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与实体经济融合,企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信息社会转型也在加速,无论哪个行业、企业大小,都需要有数据灾备意识,数据管理已经成为生产力。
多位与会业界人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剑指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全国各地纷纷发力建设灾备基地,深圳强化灾备存储能力,可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持续保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助力。
编辑 黄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