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去地铁站都要路过几家小院,很破败的样子,其中有家小院是收旧货的,院门口放着很多旧电器,院外邻着马路的一小片地方也被开拓了出来,洗衣,种菜,洗漱,都在那里。收旧货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常常见他们默默地打理自家的日常,冷风里我自己裹紧了衣行走,而他们依旧处之泰然。
一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急匆匆往地铁站赶,远远地就看见收旧货那家院子外的柳树摇摇曳曳,鹅黄的嫩芽泛着新春的绿意盎然。心底陡地一敞亮,也有几分惊诧。仿佛一夜间的事,春天就来到了枝头。
再近些,发现距柳树不远的那棵梨花树苍黑的枝上有三五朵雪白的花。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如此残破的地方竟也有诗家清景,涌现着春天的朝气和喜气。
收旧货的女人正在飘拂的柳枝下晾衣服,男人在梨花树旁边端着碗吃早饭,两人都静默着,一股甜蜜在早晨的空气里荡漾。
蒋勋在《此时众生》中说:“春暖以后,穿着布衣,看着街上花花绿绿绫罗绸缎,繁华耀眼,真是人世风光。”春天就是这样的恩泽万物,众生平等,不分繁华破落,花花绿绿的热闹耀眼是人世风光,布衣家常、漂泊异乡的人也能感知人世的甜蜜美好。
有人喜欢油菜花,被它的美所震慑,说春天就是黄黄的油菜花的模样。“全树开成一朵花”说的是海棠,杜茶村咏《海棠》的诗句,也仅仅是这几个字,虽然只出现在袁枚的《随园诗话》里,却让千千万万看到的人喜欢,从此在光阴中永垂不朽。再看看梨花,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说:“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月亮做的梨花瓣,这就是春天呐,如诗如锦!
再看看《伦语》,那则有趣的故事像一粒种子携着一身诗意从光阴深处破土萌芽,在现代人芜杂的心田里蔓延生长,葳蕤成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浪漫的诗。诗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实是很简单平常的一件事,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闲坐聊天,说起志向的话题,弟子们纷纷表白自己的理想抱负。曾点却在弹琴,不但不积极回答问题,而且让他答时似乎还答非所问,他表达的是理想的美好生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天了,一行人到外面看看春光,洗洗澡,吹吹风,晒晒太阳,再唱着歌回来,多惬意呀!从容不迫,诗情画意,悠哉乐哉。
风沙吹尽沧桑,岁月任凭流转,踏春一直是乐此不疲的赏心乐事。春光九十花如海。一个人的心再冷寂,一个人的日子再黯淡,面对春天送来的大好时光,总是要动心的。
一直记得林清玄在《家家有明月清风》里的那段话——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而春天正是融合了这两种品质,用一支大笔,平平仄仄,起承转合,写了一首动人的诗歌送给人间大地,送给千家万户,送给你我他。因为从容,它打开我们的视野,不疾不徐,让我们懂得欣赏世间的美;因为有情,它诗意,有趣,眉眼含笑,不计较得失,用明媚与复杂的尘世深情相拥。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