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党史学习教育越走越实,率先出台“1+4”工作方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坋蔃 赖飞扬
2021-05-24 09:59
  • 核心提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光明区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挖掘红色资源,并结合当地特色,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将党史故事、革命歌曲与虹桥景观相结合,区委宣传部启动“漫步虹桥,心向光明”体验式学党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赓续党的精神血脉。

同时,光明区还在全市率先出台“1+4”工作方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力求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为为民服务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光明区周末党群便民服务大集市服务市民。

启动“漫步虹桥,心向光明”体验式学党史活动

4月21日下午,光明区举行“漫步虹桥,心向光明”体验式学党史活动,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通过漫步虹桥话初心、聚焦科学城讲党史,深切感受光明的发展巨变,迎接建党100周年。随后,在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会议室,举行区委讲师团成立一周年座谈会暨区党史专题宣讲启动仪式。

参观虹桥过程中,一行人登上终点观光塔,俯瞰碧湖与大顶岭的自然风貌,远眺光明中心区的城市天际线,对光明区近年来发展变化连声称赞。一行人还来到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参观,了解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建设现状。

老党员、老干部在虹桥上讲述党员故事。

“我宣布,光明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正式启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大岭指出,各街道各单位要重视基层理论宣讲,在2020年的工作基础上,主动谋划、创新举措,将党的政策方针、最新理论成果切实传达给全区干部群众。光明区委讲师团要进一步发挥组织职能、提升平台效能,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两大主题主线,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探索“理论+融媒”工作路径,推动“理响光明”网络宣讲品牌项目落实落地。全体讲师要积极参与宣讲培训,认真研究、扎实备课,主动作为、积极奉献,不断推动光明区基层理论宣讲事业取得更好更大成绩。据介绍,光明区委讲师团将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两大主题主线,统筹抓好庆祝活动和实践教育活动,落实区委“1+2+3+2”总体部署、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等重大战略,组织实施重大主题宣传宣讲,进一步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学理论、悟思想、办实事的巨大热情,带动全区干部群众投身光明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伟大实践。

在光明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漫步虹桥,心向光明”体验式学党史活动中,参与人员登上高耸的红塔。广阔的蓝天下,虹桥犹如飞龙一路蜿蜒穿行在青山绿水中,宛然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近年来,光明区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干事创业,大尺度提升城市品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广大党员干部行走在虹桥上,用脚步丈量光明高颜值地标,感受光明城区蝶变之美。他们一路歌唱红歌,共同吟唱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旋律飞扬,响彻群山。

公明街道“两新”党员一边行走在虹桥上,一边打卡完成“学党史”教育节目,以行践学忆初心。

新湖街道网格中心青年党员、团员统一着装,通过徒步的方式感受“红色飘带”独特的文化气息,以及光明“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优势。

光明街道为党员量身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在虹桥上,党员们哼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熟悉的旋律。从表现共产党人在闪闪红星指引下不懈奋斗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到一曲吼出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的《保卫黄河》,一首首镌刻时代印记的经典歌曲,饱含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其情感真挚浓烈,其旋律优美高亢,党员们的思绪乘上“时光机”,在红色故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蕴涵着生动宝贵的精神财富。光明区委组织部“两新”党员一起走在虹桥上,通过沿途摆放的展板和现场讲解,按照五大篇章“星火燎原、浴血奋战、建国征程、改革开放、日月新天”的脉络,一同回顾党史的100个难忘瞬间。

在虹桥旋转楼梯处,全体党员齐唱《春天的故事》。

“学党史·感党恩”,身临其境开展现场教育

笔者注意到,“学党史·感党恩”,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让光明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切体会到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生存、学习、斗争的艰辛,使他们获益匪浅。

光明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党员干部来到东宝中学旧址参观。据介绍,东宝中学是1945年2月东江纵队政治部为了培养抗日干部而创办,是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根据革命需要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型革命学校,也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摇篮”。

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将全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巩固学习成效,并结合工作实际,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肩负起光明区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的使命。现场一名党员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观东宝中学,感百年力量,追红色记忆,展时代风华。”

光明区社会组织党委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活动。近日,光明区社会组织党委分别在光明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白花洞革命烈士公园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活动。民政局副局长、区社会组织党委书记梁质带队,下辖12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党员职工6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党史糖画体验、参观党史长廊、党史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五部分组成,力求党员职工对于党史的学习入心入脑。

首先,糖画师傅利用建党100周年中的数字“100”来揭开活动序幕,党员职工仔细观看制作过程,“100”在党员职工眼中看来是那么的光彩夺目,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跃然纸上。

接着,集体参观党史长廊,大家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长河,讲解员娓娓道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一幅幅意义非凡的画面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党员职工。

走出历史的长河,趁热打铁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以支部为单位派出代表进行作答,积极认真答题,大家在激动紧张的氛围中学习巩固党史知识。竞赛结束后,由党委书记带领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全体党员铿锵有力的声音响振宣誓厅,铮铮誓言让党员们牢记入党初心,不负使命。

最后,集体来到区“四史”学习教育基地——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了解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进行敬献花圈及瞻仰纪念碑,表达对革命先烈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敬意。

活动结束后,广大党员职工纷纷表示本次学党史活动安排丰富而详实,既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又激励大家感党恩、跟党走,砥砺前行不忘来时路。

华强创意产业园区党委开展“永远跟党走、共筑光明梦”党史学习教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两新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学习党史,以知促行,华强创意产业园区党委日前开展“永远跟党走、共筑光明梦”党史学习教育,营造学党史的浓厚氛围。

通过现场教学、知识竞赛等方式,不仅加强了园区党员职工对党史的了解,提升了园区党员职工的党性修养,还为园区企业搭建了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华强园区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建工作与企业、园区发展经营双融双促。

率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1+4”工作方案系统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光明区精心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4”工作方案,“1”为总方案即《关于开展光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决定》,“4”分别为四类民生实事清单,即在全区开展“54项重点民生实事”,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在身边”实践活动,在社区征集落实至少1000项“民生微实事”,在政法领域推出13项民生实事,力求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为为民服务实践,庆祝建党100周年。

坚持人民中心,惠民利民广覆盖。根据领导干部调研、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群众来电来访和政府网站留言,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民生实事项目。其中,“55项重点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文体、住房、交通、城市环境、就业创业、养老助困、公共服务、城市安全10个领域,社区“民生微实事”聚焦便民利民、群众活动、公益风尚、公共设施等社区民生微项目。

坚持党建引领,党员服务解民忧。深入实施“书记项目”,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至少领办1项民生实事作为“书记项目”。明确机关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或所在单位,挂点联系社区,带头领办群众“微心愿”,原则上年内至少办成1件。用好“战疫先锋”小程序,每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每季度至少参与1次,力争全年参加20小时以上。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纾民困。如针对停车难问题,推动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停车场、运动场、厕所等公共空间;针对政企交流渠道不够问题,举办“企业家日”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家对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开展营商环境“金点子”征集活动。针对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督促区属中小学校注册使用深圳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区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全覆盖。

坚持效果导向,量力而行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安排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每件民生实事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每项任务提出量化考核要求,提供经费保障。要求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照责任分工和推进时限,定期督查督办,确保落地见效。

坚持因地制宜,贴合实际显特色。突出光明侨特色,开展“汇聚侨界力量 点亮侨青未来”侨界中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项目,举办创业能力、职业技能、投资理财能力培训10场;开展幸福来敲门——关爱归侨老人项目,服务不少于800人次;实施“金色朝阳——归侨子女成长教育辅导服务”项目,计划服务归侨侨眷及其子女不少于1000人次。突出光明科学城特色,为先进制造业职工和科学城高端人才,开工建设不少于4000套公共住房。突出社会治理光明特色,全年完成物业服务企业入驻城中村小区75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光明社保分局积极响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教育,已悉心打造了“15分钟社舍经办服务圈”。该局统筹谋划,整体部署,扎实推进社保自助终端机布点工作,无死角辐射全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他们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思路,在全区原有57台社保自助终端的基础上,新增布设社保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全区31个社区“一个也不能少”,做到了全区社保本部、区街政务大厅、医院、社区工作站、大型企业工业园的全覆盖,满足参保群众就近办理社保业务需求,让群众找得方便,办得快捷。目前布设总量达到65台,其中社保本部15台、区政务大厅2台、街道政务大厅6台、大型企业工业园5台、医院6台、社区工作站31台、社康1台。其中,24小时自助服务网点有20个,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有序加快了社保服务群众的经办“速度”。

新湖网格中心开展“网格青春心向党、迈步献礼百周年”主题活动。

创新教育方式万名党员结合“两个生日”学党史

“政治生日学党史,温故知新忆初心。晓玲同志您好,今天是您的入党纪念日,党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以下重大事件……”光明区的一名党员,在入党纪念日当天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与此同时,在光明区老干部服务中心召开的“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座谈会,参会的老同志代表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纪念品——一张写着党员生日当天党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红色明信片。

一条短信和一张明信片,就是光明区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打开方式”的一个生动体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光明区委组织部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为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受众面,光明区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收集整理全区万名党员的生日和政治生日,建立数据库。结合“党史上的今天”知识库,每一天都会为当天过生日和政治生日的党员发送祝福短信,并附上当天党史发生的重大事件,针对性推送给党员学习。另外,还为全区老干部制作红色明信片作为“两个生日”的纪念礼物,以送学上门的方式体现党组织关怀和温暖。通过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党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就这样和个人的“两个生日”紧密联系了起来。“我生日那天发生了这些党史大事,这让我感觉和党的缘分更深了,这张明信片真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一位老同志看着手中的红色明信片笑着说道。

光明区把党史学习教育和“两个生日”挂钩,进一步激发党员了解党史知识的兴趣,引领党员积极主动学党史、轻松愉悦学党史、发动身边人学党史。“我生日当天的党史大事是中共七大召开,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而现在,我们也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名收到短信的党员干部表示,“我还专门找了老婆孩子生日当天发生的党史大事,全家人一起学党史,这个生日比往年过得更有意义。”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光明区委组织部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创新开展了“行走虹桥”学党史、“两个生日”学党史、艺术微党课等活动,接下来还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载体,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轻松活泼中学、在工作生活中学,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推动党史教育落到细微处,不断走深走实。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坋蔃 赖飞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