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建沂: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读特特派记者 蔡青 吴德群 方慕冰
2019-03-11 08:19
摘要

“市场(商务)模式”创新,就是立足国内市场,跟随“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将产业链的价值端留在国内,将产业链的终端移设到海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一批能够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示范性先进制造业项目,参与全球竞争,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借助‘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制度优势,有序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是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表示,随着全要素成本的上涨、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块状经济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削弱,需要为量大面广的块状经济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王建沂提到的块状经济,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

王建沂表示,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同质化竞争比较普遍,产业层次不高、技术水准不强、产业组织碎片化、低小散等。“面对这些横亘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拦路石,应该选择在块状经济的若干行业领域,形成产业链‘纵向整合’、配套供应链‘横向联合’,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生产制造组织模式’创新和‘市场(商务)模式’创新,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王建沂向记者阐释了三种模式创新的内涵和要义:“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就是“纵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原来分散、碎片化的产业组织形态集聚起来,工厂变工序。“横向联合”配套供应链,形成集聚优势。“生产制造组织模式”创新,就是导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机器自主者”,提高竞争力。“市场(商务)模式”创新,就是立足国内市场,跟随“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将产业链的价值端留在国内,将产业链的终端移设到海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一批能够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示范性先进制造业项目,参与全球竞争,提升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在国内外广阔市场空间所提供的发展机遇里,坚定信心迈步前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王建沂充满信心地说。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特派记者 蔡青 吴德群 方慕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