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惊起舞碧波:走进深圳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
记者 李伟文 丁庆林 通讯员 陈阳红 龙宇翔 文/图
2016-08-31 17:30

训练中,特战队员隐蔽浮潜接近目标。 

“呼吸器正常!推进器正常!”“目标3号岛礁,隐蔽前进!”近日,深圳东部某海域传来低沉急促的指令声,黑夜中,数个隐隐约约的魅影在快速移动。“咚!”的一声,浪花溅起,5名背负气瓶的特战蛙人敏捷入水,消失在黑黢黢的海面。特战队员依托水下推进器快速接近海岸目标。及至岸边,特战队员卸下身上的气瓶,立即集结成战术队形,向岸边一处目标平房挺进。“一号位安全”、“二号位安全”……

这是8月22日晚,记者在深圳东部海域采访时看到的情形。原来,深圳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正在开展夜袭登陆作战训练。

深圳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是我国公安边防部门第一支水陆两栖部队。2011年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为了保障大运会海上运动项目的安全,2008年,深圳边防支队成立海上特勤队。

这支清一色由18岁至25岁小鲜肉组成的队伍可谓水下蛟龙,可以实施隐蔽作战、海上搜救、水下打捞、海底排雷、危险物探测等特殊任务。守护着深圳100多公里海域的安全。

千锤百炼不辱使命

 抢滩训练。  

夜袭登陆作战训练。

 8月22日,记者来到深圳边防支队海上训练基地的时候,海上特勤队的代理排长孟静正带领新兵进行海上集训,一个个古铜色的身躯在晚霞中透着阳刚之气,走近细看,许多战士已经被晒得脱皮。耐高温、耐严寒、憋气是对海上特勤队队员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很多刚进队里的成员,还没来得及搞懂运作流程就要脱光上衣,被扔在海边的烈日下曝晒,几天下来,会晒脱几层皮。

“潜水在常人看来是有趣的运动,但你看看战士身上的水泡,潜水是个苦差事!”海上特勤队黄永骥队长说。“泡在水里,体能消耗很大,由于水会带走身体的热量,人在水中即使不运动, 泡一个小时消耗的体能相当于在陆地跑步3个小时,海上特勤队战士在海上训练,往往一泡就是四五个小时。” 

海上特勤队对官兵的体能要求很高,新兵的训练异常艰辛。曝晒掉几层皮只算“小儿科”,负重40斤武装泅渡、负重30斤5公里武装越野、5组以100为基数的俯卧撑、深蹲、蛙跳……这些历练是新兵的“成人礼”,只有通过所有这些科目,新兵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乘艇出海。  

代理排长孟静是特勤队里的“老人”了,从成立至今,他一路见证队伍的成长。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宗夜半溺水案。“那天夜里,我拿着手电筒潜入四米多深的海水里,光线视线都很差,充满礁石的海底有漩涡也有暗流,海况复杂,稍不注意就会有危险。我找了很久,终于在一块大岩石后面找到了溺水的女死者,她还穿着红衣服……”孟静坦言那是他第一次潜水搜寻,说不害怕是假的,当时的情景想起来就后脊发凉。

无论夏日还是冬天,海上特勤队在守卫深圳海域安全之余,也经常向驻地群众伸出帮助之手。2014年冬天,大鹏湾海域一艘渔民快艇翻船,快艇引擎掉入海底。渔民找特勤队求助,当时气温只有10多度,海水温度估计10度以下。杜俊德是特勤队第一批入队的老队员,接到渔民求助,杜俊德二话不说,带着队友刘中华赶到事发海域,冒着寒冷,在水底忙活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引擎捞了起来。当渔民感动地握手致谢的时候,杜俊德和刘中华打着寒战,冷得说不出话来。

 百公里海疆栉风沐雨,2千多个日子守土有责。成立7年来,海上特勤队先后出色完成了亚运会海上安保任务;完成了大运会海上安保任务;从东到西,把深圳的海底状况做了一次全面调查;完成了多项特勤保障工作;协助地方进行多次水下救援;成功救助海上遇险群众30余人。所有这些成绩,在特战队员眼里都是那么不值一提,官兵们默默无闻地训练、默默无闻地执勤,队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屹立海中的礁石见证了他们的奉献,见证了他们的无怨无悔。

深圳的海岸线风景迷人,深圳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

相关链接

潜水训练危险重重

 水下打捞训练。 

潜水似乎充满了诗情画意:湛蓝的大海,绚烂的珊瑚,色彩斑斓的鱼儿围着潜水员蹁跹游弋,但实际上潜水训练危险重重。

海平面上是一个大气压,每下潜10米,海水压力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在水下30米的地方就是4个大气压,常人在水下5米耳膜就开始疼,水下30米的地方耳膜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下潜的时候要分段进行,每下潜5米做一次反压动作,减轻耳膜的压力。更大的危险在上浮阶段,在深水的地方,水压力变大,海水中的氮气就会大量溶解到人体组织中。如果潜水员上浮速度太快,海水压力一下子减少了,溶解在人体组织的氮气就会在肌肉、血液、关节等处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头疼、神经障碍、组织坏死,严重的会引起瘫痪甚至死亡。另外,随着水压变大,人身体内部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以达到压力平衡,上浮时,体外压力变小,但人体内部的压力却不能马上缩小,当内压大于外压达到一个阈值的时候,肺泡内的气体会溢出形成肺气肿甚至胀爆肺脏。因此上浮的时候也要分段进行,每上浮5米也要做一次停留,等体内压力降低到与环境压力一致后再上浮。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