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班,今天记者体验的是东门商圈步行街社区警务室反扒民警的反扒工作,因为东门商圈是深圳人流最多的地方之一,因此,守护商铺与消费者安全,防范商圈商铺、消费者遭遇扒窃,是商圈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之一。
反扒队:今日东门无贼
时间:2019年3月6日13时,10分
地点:东门派出所步行街警务室
警务室反扒队两队反扒队员齐齐集合。警务室警长高华开始给巡查队员交代今天任务:“巡查辖区安全情况、清查辖区扒窃嫌疑对象——”经过10分钟简单的任务分派,要点叮嘱;两队队员分别进入各自的巡查区域。
东门步行街是深圳最具人气的商圈之一,平时商圈人流量约30多万,周末的人流量约70多万,节假日期间往往突破100万,作为深圳市民休闲、购物、娱乐集中地,扒窃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情。为了保障商圈商户、消费者财产安全,东门派出所专门在步行街警务室配备了反扒专业队,重拳打击盗扒类案件。
13时50分,各小队开始汇报巡查路线的情况。“一队辖区正常”、“二队辖区正常”、“收到,继续执行巡查任务”。警务室警长高华要求各队队员持续巡查任务。
每间隔30分钟,小队通报一次巡查情况。高华警长说,今年以来,东门商圈很安静,三个多月,扒窃案件仅发生3起,扒窃嫌疑人也被民警当即抓获。为守护商圈安全,反扒队每天下午固定时间集合,开始针对辖区商圈进行循环巡查,直至晚上22时,商铺打样,商圈人流逐渐褪去,队员们才可以下班。巡查队一方面震慑企图扒窃的嫌疑对象,另一方面给商户传递安全信息。
事实上,小队巡查的效果很不错,每间隔30分钟通报显示,东门商圈一切正常。
15时10分,一小队通报,发现一名疑似招工诈骗嫌疑人,目前正在甄别。10分钟后,一小队通报辖区正常,经过甄别,排除犯罪嫌疑。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各小队一直通报着“辖区正常”。高华在警务室内整理商圈扒窃嫌疑人资料,将资料进行梳理、归类以及犯罪嫌疑人相貌特征收集。他说,派出所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对盗扒类案件采用传统手法加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打击治理方式,不仅是希望打击更加精准,更期望以打促防,使商圈实现“天下无贼”。
“东门鹰眼”:抓捕扒手30人
“东门鹰眼”是东门派出所步行街警务室反扒队员黄楚航的绰号。他是东门派出所步行街警务室反扒队资格较老的队员之一,早在东门片区盗扒类案件高发的时代,他就加入了反扒队,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抓捕的扒手格外多。
高华警长介绍,反扒队反扒有一个很老套但很有用的一招:“辨别人脸”。反扒队将在东门片区活跃的扒窃嫌疑人相貌特征全部收集,张贴在警务室,让反扒队员一一辨认、牢记,并时常考核。
黄楚航记忆力惊人,能轻松记住嫌疑人相貌以及面部特征。因此,每次巡查或者出警的时候,他一眼就能认出嫌疑人。“他就像一只老鹰,一双鹰眼锐利、深刻,在角落里一站,眼睛一扫,视野内出现的嫌疑人,从来没有逃脱过”,反扒队同事介绍说。2018年,黄楚航参与抓捕盗扒窃嫌疑人达到30人之多。
通过严防严打,今年以来,东门商圈内盗窃犯罪基本绝迹,曾经长期活跃在东门的嫌疑人也不再作案,如今在扒窃惯犯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搞扒窃,不要去东门,基本一抓一个准,谁也跑不掉”。
事实上,除了黄楚航之外,东门反扒队员一个个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步行街警务室的新年
高华38岁,在内蒙古部队工作15年之久,如今在警队历练也有五个年头。“工作任务虽然繁重,但却一点也不觉得累,能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还辖区群众一片安静祥和,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很满足”,他说。
今年除夕夜,高华接到“特殊任务”—— 出于消防安全,要严防步行街内燃放鞭炮的情况。傍晚七点,高华登上步行街内一处大厦制高点,拿着对讲机观察辖区情况,楼下四队民警在警车上整装待发。 “我们的任务是只要哪里有鞭炮声响起,就要立刻找到源头并消除隐患”,讲起当时的场景,高华依然斗志昂扬。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厦顶层坚守了一个晚上直至凌晨一点,也没有听到一声鞭炮响。“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春节联欢晚会也妥妥的耽误了。当晚派出所所长还叫我去他家吃年夜饭,我说,七点钟让我上了楼顶,年夜饭还怎么吃?”,高华假装无奈的说,脸上却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从大厦下到地面,正好大年初一1点20分。
高华叫上警务室所有民警,在东门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夜宵摊,1人1碗炒饭、1瓶啤酒,算是新年的第一次聚餐,也弥补了除夕的团年饭。“年夜饭吃的简单,但是兄弟们很开心,我也开心,能让辖区群众过个安静祥和的春节,就是对我们的付出最好的回报。”
编辑 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