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发展清洁能源是打造绿色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CEO张传卫十分关心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他谈到,这一方面源于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只有能源和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才算高质量的发展。张传卫建议,推进绿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先要发展清洁能源、解决大湾区对能源外输的依赖,解决能源结构问题,使能源传输的供应半径变得更短,确保能源安全。他同时表示,能源工业的发展,能源的保障、供给和开发等,都能带动相应的高端产业集群,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风向标,无论是在创新技术、装机容量还是装备水平上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去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40%以上来自于中国。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广东可形成5000亿级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在全国来说,到2022年相关产业链条可以达到万亿级。
在全国沿海省区市中,广东拥有的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排名第二、海岛数量第三。2017年,《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印发。广东成为我国首个省级海岸带规划编制试点省份。《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5%等指标。在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好海洋环境,是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十分关心关注的热点。
多位代表委员在讨论中谈到,海岸带资源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事实证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一定是不可持续的。保护海洋生态、发展海洋经济,一定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美丽的海岸线成为广东最美丽的风景线。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十分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陈旭斌是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服务中心的技术员。他谈到,基层生态环境机构和队伍,在保护生态环境、打击环境违法等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是推动生态环境事业健康发展的主体。近年来,基层生态环境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看,仍然存在人员总量偏少、能力素质不高、经费保障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而这与日益繁重的生态环境任务和严格的新标准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针对这些问题,他建议,合理配置机构编制,壮大生态环境力量;创新科研优化结构,提升监管水平;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健全基础保障;重视生态环境体制问题,健全问责机制等。同时,他提出加强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紧压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奋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编辑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