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能谈谈营商环境问题吗?” 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经济界别34组“中场休息”时,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乌兰察布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被多名记者团团围住。实际上,民营经济、营商环境问题是当天多个界别分组讨论时的热词。大家纷纷建言,为民营企业发展支招。
减税降费配套政策出台要及时
石磊表示,民营企业遇到最大的困难,首先是税费负担问题。他说,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减税降费,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增值税。“必须让企业赚钱了,企业才能生存、良性发展。”石磊说,“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税费降低了,员工拿到手里的钱多了,获得感强了,企业的发展更稳定了。”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则希望国家能够通过普惠性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其他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让需要独立发展的行业、企业更有获得感。
“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出来了,但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配套政策并没有同步,这将大大降低减税降费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新联会会长蓝逢辉认为,在减税降费里,要加紧减税降费配套政策的完善,让企业真正能享受到减税降费的实惠。
建立融资政策执行督查机制
“要给小微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给予他们更多低于基准利率的优惠政策。或者国家就规定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不能高于5%,那么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针对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分组讨论时提出建议。
石磊也认为,当前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针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政策,但是“最后一公里”还没完全打通,落实的情况还不太理想。
“要尽快建立融资政策执行督查机制,派出督查巡视组到银行、到各地、到民企检查融资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真实情况,确保政策真正能落地和有效执行,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建议,监管部门应规范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尽量做到不停贷、不压贷、不断贷,可以实行“尽职免责”的原则,坚决消除民企融资的各种隐形壁垒。
把信用档案作为员工职场“身份证”
保障民企健康发展,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钗看来,必须建立起更多的制度“笼子”,其中一项就是建立民企员工职务犯罪预防机制。
他建议,运用大数据归集包括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仲裁机构、用人单位和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记录,建立电子化、公开化、动态化的人才信用档案,将员工职务犯罪作为人才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来考量。“应将性质恶劣的员工职务犯罪纳入失信主体监管,实现联合惩戒,以此震慑不法分子,从苗头上扼制员工职务犯罪行为。同时,企业主聘用人才时可进入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员工信用查询,了解其有无职务犯罪史,把信用档案作为员工职场‘身份证’,让企业在任用员工时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防止员工刻意瞒报,避免企业合法权益受侵害。”
另一方面,他建议,可以借鉴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在预防和治理企业腐败及违法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在企业推广设立监察室或监察岗位,更好地防范和惩处职务犯罪让企业少受“企业蛀虫”干扰,健康发展。
“我认为,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可以通过组建审计中心、加强非公党建、引进专业人才等手段,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这也有利于进一步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蔡金钗说。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