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牢记嘱托再创城市发展奇迹

读特特派记者 杨丽萍 李舒瑜 甘霖
2019-03-04 23:54
摘要

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更新的经验。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次到广东、深圳视察,随后又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5日,恰逢深圳建市40周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为深圳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祝福深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下一个40年再创城市发展新的奇迹。

把深大打造成这座城市最闪亮的文化名片

深圳大学1983年建校,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用9个月的时间,把设计图纸变成了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

“ 深圳大学,作为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学,她最大的魅力不是办在深圳,而是长在深圳,长在春天的故事里,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30多年,近90%的深大毕业生留深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非常感慨。

李清泉告诉记者,自己在毕业典礼上和学生说“城市对大学倾力支持,大学对城市倾情贡献,这是一场真正的倾城之恋”。“深圳建市40年,不仅创造了中国的城市发展奇迹,也创造了世界的城市发展奇迹。深圳大学永远都不会忘记,是这座城市造就和成就了我们,从政策导向、文化基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市场环境、国际交往、财政支持等方面全力建设深大,让我们得以心无旁骛地向前奋进,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 ‘深大速度’。”

李清泉说,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的特区精神,相信未来的40年,深圳将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作为深圳大学,也要不断地接力奋斗,与城市共同努力、共同奔跑,为这座城市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深圳大学打造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最闪亮的文化名片!”

在创新领域继续当好探路者勇闯无人区

“深圳是创新之都,如果要总结深圳过去40年成功的经验,创新创业的精神是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若鹏是“深二代”。2010年,美国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面临着科研还是创业、留美还是归国的选择时,年仅26岁的刘若鹏和他们团队一起回到深圳创业。今天,刘若鹏很庆幸当初的这个选择。

在刘若鹏看来,深圳是最有硅谷气质的城市,创新创业精神早已融入深圳的城市血脉。正是这种城市气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在这片热土不断创造奇迹。

前不久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圳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刘若鹏认为,这给深圳发展赋予了新的定位,也提供了更大的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圳要继续发挥创新创业的精神,继续当好探路者,勇创无人区。

刘若鹏说,当前,科技创新已不仅仅是单一企业、单一产品的创新,而是体系性的创新。我们要在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上继续下功夫,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相信在未来40年,深圳一定会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更大成绩。

“我是1992年下海来到深圳的,我是见证深圳发展的,也是深圳这块宝地培养了我。”全国政协委员、金澳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舒心回忆说,2000年11月邓小平同志铜像在莲花山山顶落成,他一家三代跑去献花,表达对小平同志的敬意,沒想到第二天深圳报纸就发了他们一家三代献花的照片。

舒心说,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是深圳创新发展的主要脉络。创新是深圳创造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深圳应该始终坚持的法宝,“未来,希望深圳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再创辉煌。”

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在全国人大代表、富士康科技集团精密机械事业群技术工人杨飞飞看来,深圳让他成就梦想。

2003年,杨飞飞从技校毕业后就来到深圳入职富士康集团,10多年来,这名小伙子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猛劲,潜心钻研技术,致力于革新创造,从一名流水线工人成为享誉富士康的“生产线工程师”,多次获得技术大奖,还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深圳生活已经快16年了,我在这里工作、生活、成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杨飞飞说,如今在深圳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们很不相同,他们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在参与城市建设的同时,他们渴望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如何纾解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焦虑,如何丰富他们的社会活动、更好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杨飞飞说,作为深圳唯一的一名劳务工全国人大代表, 他不仅要为劳务工兄弟姐妹们代言,也希望通过自身经历告诉大家,抓住机遇,只要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说,自己经常到深圳去,每次去都觉得有变化,越来越漂亮,高科技元素越来越多。

黄细花说,惠州和深圳是近邻,深圳经济基础好、产业发达,惠州城市空间大、环境优美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之下,更应该加强合作。她建议加快两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城轨、地铁等将两地更紧密连通。“今天,惠州是深圳市民喜爱的旅游休闲的城市。期待两城进一步融合,居住在这城生活在那城成为便捷的选择,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蔡仲光说,未来发展中,希望深圳继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更新的经验。

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特派记者 杨丽萍 李舒瑜 甘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