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改力推分级诊疗 万人全科医生达3名以上
记者 吕二函 罗莉琼
2016-08-30 15:54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医改的新任务和重点。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已明确将分级诊疗纳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范畴,且在排序上位列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

深圳目前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如何,未来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助推医疗资源下沉?记者日前从市卫计委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制定家庭医生服务规程和标准,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激励机制,调整家庭病床等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制度。这些措施出台后,将进一步整合医院和社康中心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链条,到2018年,我市常住人口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名以上,预计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家庭医生成市民健康“守门人”

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他们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罗湖医院集团自去年8月份挂牌成立后,将之前“院管院办”下的多家社康中心“化零为整”,将医疗人才、资源“下沉”,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为基层医疗实力迅速提升注入“强心剂”。

东门街道社康中心是罗湖医院集团下属社康中心之一,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该社康中心已通过专家下社康、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等举措,有效解决了社康中心“缺医少药”的老问题。

“目前,定期到社康中心坐诊的医院集团院内专家17人、市属医院专家2人。2015年,累计上转转诊病人212人次,下转接收病人278人次。”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告诉记者,人员配备不足、全科医生少是目前社康中心普遍面临的困境,根据计划,医院集团内非手术专业临床医生三分之一以上要参加为期一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学习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学会健康管理,此外,集团目前还重金聘请全科医生。

为了解决社康药品不足的问题,罗湖医院集团通过调配集团内医院的药库药品来满足居民个性化用药需求。目前,东门街道社康中心常规配备西药470种、中成药112种、中药饮片254种、中药免煎颗粒220种。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东门街道社康中心诊疗人次达43.6万,同比增长62.2%。改革试点以来,罗湖医院集团下属社康中心诊疗量增长了62.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由8.8万人增加至36.6万人。

“优质医疗下沉到了社康,市民自然而然就会主动来社康就诊,不会挤破头去大医院看病。目前,东门街道社康的日门诊量以每天50人次的速度增加。”东门街道社康主任尹朝霞称。

目前,全市95%的社康中心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优先诊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10项个性化服务,已累计为近65万户家庭、200万市民提供签约服务。

市民社康就诊优惠多

近年来,我市还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形成促进分级诊疗的利益导向机制的分级诊疗制度。

在B超等检验检查方面,市民目前不用到大医院预约排长队,在社康中心检查后,通过信息系统上传到举办医院,由医院专家出诊断报告并提出诊疗方案。

在收费方面,社康中心的医疗收费标准在三级医院收费标准的基础上下调20%;我市一档参保人到社康中心就诊的,医保个人账户支付70%,另外30%从统筹基金支付。今后,社康中心为市民提供的家庭病床服务项目也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用药方面,社康中心不再限制只能配置基本药物,会根据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增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实现医院与社区用药的衔接。同时,除了医保目录的药品享受“七折”优惠外,社康中心还将逐步推广预约取药、送药上门等服务。

在预约医院专家方面,市民通过家庭医生或社康中心,可以优先预约医院专家,并可享受优先诊疗服务。

今年,我市还以罗湖医院集团为试点,改革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方式,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核定签约参保人本年度医保基金支付总额,实行“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年终清算时,如果签约参保人本年度实际发生的医保基金支付总额小于上年度支付总额,结余部分支付给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医院集团可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等。

建设“护理院”助推医养融合

目前大医院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的综合性需求,且老年慢病康复时间长,往往是治疗结束而护理、康复未结束,老人担心出院后没有保障,占床严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既影响医院的床位周转,又进一步加剧了住院难。

在解决这一难题上,光明中心医院构建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值得借鉴。

“护理院楼下就是光明社康中心,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可以为住在这里的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养老等医疗服务。”光明护理院相关负责人称,目前,社康中心二楼整层及三楼部分区域约1320平方米全部改造成护理院,有50张床位,且设有内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等护理院业务科室。

据悉,光明社康中心已有医护人员近20人,光明护理院运行以后,光明中心医院将按照标准进行人员配置,初期拟新增医务人员约20人。

急慢分治是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方面,深圳支持全科医生承接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的管理和指导服务,引导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建立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促进形成“急慢分治”格局。

目前,我市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了63%以上,同时在全市22家社康中心试点,与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机构合作开展医养融合服务。

将建分级诊疗“12345”模式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在完善社康中心“院办院管”模式和医院-社区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基层上,我市将全面推广罗湖医院集团的医改模式,规划建设15个基层医疗集团,通过“12345”模式,来促进工作中心下移、资源下沉。

什么是“12345”模式?记者了解到,该模式分别指“一体化”、“两下沉”、“三支撑”、“四优先”和“五保障”。

“一体化”是指区属医院与社康中心集团化管理,实行一体化运营、管理、服务,落实区属三级综合医院保基本、强基层的责任。

“两下沉”则是发挥社康中心基层网底作用,推动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下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实现群众获得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基本医疗服务财政补助方面,将降低对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补助标准,提高对社康中心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助标注,促使三级医院主动向社康中心分流普通门诊。

“三支撑”则是通过专家进社区、远程医疗、“社康检查+医院诊断”、建设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等,把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传到基层,为社康中心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平台支撑。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方面,工资总额的核定向基层倾斜,规定基层医疗集团可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增发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保障其薪酬待遇不低于举办医院同类同级医务人员的平均水平。

“四优先”是指三级医院的专科号源优先配置给社康中心,为其上转的病人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

“五保障”指基层医疗集团从人才建设、业务经费、工作用房、医疗装备、药品供应等五个方面,落实保障责任,保障社康中心可持续发展。

据悉,该模式成立后,我市将为签约参保人提供服务优先、综合健康管理、家庭病床、社区康复、上门访视等优惠服务,推动家庭医生与市民及其家庭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数据看医改

据统计,目前全市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达到865万人,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2015年底,全市基层诊疗量5721万人次,占全市诊疗总量的64.5%,其中社康中心诊疗量约占35%。

根据《深圳市全面推进家庭服务的实施方案》、《深圳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2018年,我市常住人口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名以上,基层诊疗量比例要提高至7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市民评医改

光明新区玉律社区的居民曾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并发症,人到中年的她双目失明、无法下地行走,于近日签约了家庭病床服务。“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一个电话,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提着药箱上门服务,收费也不高,家庭病床服务很方便!”

范先生所住的小区离东门街道社康只有500米左右,为了方便怀孕一个多月的妻子做孕检,他为妻子签约了家庭医生。“大医院床位紧张,挂号也困难,有了家庭医生,这些环节就可以省了,而且医护人员都是公立医院的,医疗安全,我们信得过。”

见习编辑 梅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