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职人才、留学人员、博士后引进“秒批”业务系统28日正式对外服务啦!记者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月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秒批”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各类来深就业创业人才,自2月21日试运行以来已“秒批”通过近400人。这是继去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业务之后又一创新举措,是“互联网+人社”服务的扩面升级。
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
“去年我在网上提交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申办材料之后,大约10几分钟就批下来了,全流程只跑了一次现场。”去年刚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随后入户深圳的杨小姐感叹深圳秒批速度。
“作为一个从业近30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我觉得近年来深圳一直在不断地简化人才引进的办事流程,特别是去年推出的应届毕业生‘秒批’业务,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快捷简便,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招商银行的成女士在采访时力赞政府部门的便民服务。
“在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的基础上,把‘秒批’拓展到在职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引进、博士后入户及其配偶子女随迁。至此,深圳4种人才引进业务类型实现‘秒批’。”市人社局副局长赵忠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深圳于2018年6月推出大学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即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秒批”改革惠及人数多。深圳2018年通过“秒批”接收90881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接收人数的83.9%。此次改革将群体扩大后,预计每年将惠及20多万名各类来深就业创业人才。
减少4项审核5项纸质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
记者了解到,“秒批”推动人才引进业务提质增效。此次“秒批”改革,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零跑动”,让简政放权、提速提质增效的政务服务改革成果掷地有声。以此次实现“秒批”的“招工”引进为例,减少4个内部人工审核环节,减少至少5项纸质申报材料,缩短10个工作日办理时间,减少人社、发改2次跑动。扩大了“零到场、零纸质材料、零排队、零跑动、零干预”的政务服务模式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无需往返多次,一次搞掂;无需纸质材料,一键搞掂;无需多部门跑动,一站搞掂;无需人工干预,一网搞掂。
据介绍,“秒批”业务率先建立诚信申报机制,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为信用记录良好、诚实守信的申请人提供“秒批”便利服务。借助诚信平台,市民将享受更加畅通高效的人社乃至全市政务绿色通道服务。“秒批”业务开启承诺制服务模式,将核查端口后移,对“秒批”通过后的业务相关申报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并通过业务抽查、定期返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加强对秒批业务的事后监管,切实做到信任在先,过程监管,便民利民。
今年的人才引进业务政策没有调整
市人社局提醒,今年的人才引进业务政策没有调整,只是申办方式更加便民。2月28日人才引进“秒批”系统开启后,可能会存在同一时间段大量申请人同步操作的情形,可能会引发系统拥堵,申请人可关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深圳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按照秒批方式办理?如何知道是否符合秒批的信用要求? 记者了解到,申请人在系统申报个人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区分并对可以选择秒批办理的人员予以提示,申请人看到系统提示后,点击“选择秒批方式办理”,系统会自动读取市信用管理部门相关信用数据,信用查询通过后,申请人即可根据系统提示按照秒批流程办理后续手续。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