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日前,东莞市桥头镇力嘉包装有限公司河南籍员工郭立远,为太平洋彼岸一名素不相识的加拿大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其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成为桥头镇第一位,东莞市第4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东莞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涉外捐献的第一例,他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为了挽救他人生命,他毫不犹豫答应捐献
郭立远是河南省南阳人,他热心公益事业,平时经常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奉献爱心。2014年11月,他在东莞市桥头镇参与无偿献血时,自愿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郭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献血,有位志愿者班长给我介绍造血干细胞知识,对此有了初步了解,后来我就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有一天可以和有缘人配型成功。”
2018年10月,他接到了东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被告知说他与一名涉外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他感到非常欣喜,想到能够挽救一条生命,他没有半点犹豫,当即一口答应了捐献。为了避免家人因担心而反对,随后,他还是告诉了家人,并非常耐心地向家人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更像献血,不是抽骨髓,是不损伤捐献者身体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救人重获新生。
他父亲开始还有点担心他的身体承受能力,后来经过他的劝说,也打消了这个顾虑,全家人都非常支持郭。
郭立远:“我老婆也在桥头镇上班,随后我就告诉她了,她很支持。我以前曾经多次参加无偿献血,老婆都是知道的。后来就跟家人父亲聊一聊,我父亲也挺支持这件事,知道治病救人是好事后,还鼓励我。”
自接到通知,郭立远就积极“奋战”,为了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他不断加强体育锻炼。而在赴广州采集前期,又刚好是新春佳节,但他没有丁点松懈,始终坚持科学饮食,认真调节自己的身体状态。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捐献者身体健康及生活
到了今年2月17日,郭立远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为采集做准备。期间,东莞市多名红十字会志愿者一直陪伴他,和他聊天、解闷,或者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2月21日上午,郭立远躺在病床上,开始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的两只手臂上各有一根输血管,连接着床边不停运转的血细胞分离机,救命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流进采血袋。
东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他说,非常感谢他,因为他是东莞市首例,意义重大。
红十字会志愿者还代表大家给他送了一束花,祝他事事顺利,新年快乐。
郭立远表示,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差不多,在注射动员剂期间,虽然他的腰部出现轻微酸痛,但他不害怕也不后悔。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心存误区,不清楚捐献过程,因而不愿意捐,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消除他们的误解,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来。
郭立远告诉记者:“到这里需要每天打动员剂,打到第三天的时候,早上起来会有点腰酸。医生建议我要多活动,我就早上起来跑跑步,吃完早餐再到附近走走,活动。第四天早上,症状完全消失了,又恢复正常了。没有接触过,或者没有捐献过,可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感觉很神秘,其实很正常,跟献血是一样的,不过是时间长一点点,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很好。”
红十字会志愿者江叔对记者说,市民对造血干细胞不需要恐惧,其实就是献血,将全血抽出来,通过真空机的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成分,其他成分回输,不过睡在床上的时间长一点,跟献血是一个原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技师李力告诉记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身体健康、今后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白血病这一类血液系统肿瘤,只有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项技术达到临床治愈。患者向骨髓库提出申请,骨髓库又经过一系列基因检测配型相关检查以后,选择到匹配的捐献者,在指定地点进行体外循环采集,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输给患者,以达到替换掉患者的造血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挽救患者生命。”
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
郭立远说,全世界有很多等待捐献的患者,他能拯救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那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谁,但这个世界有人因他而活着,他就感到很满足。他希望更多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郭立远:“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块,供患双方是双盲的。我们所知道的就是,自己要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来保证高质量顺利完成捐献。每一个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志愿者,我想遇到了都会像我一样,毫不犹豫地捐献,因为从加入的那一天就做好心理准备,希望有一天和有缘人配型成功。”
他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加入中华骨髓库,有朝一日同有缘人配型成功,挽救他人生命。
志愿者江叔表示:“郭立远无怨无悔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他人生命,这种行为是非常可敬可佩的,我要做好后勤服务,服务好他们,使他们愉快地度过。等着造血干细胞救命的病人还有很多,希望广大市民符合条件的积极加入中国骨髓库这个行列,使患者能够得到多一点希望。”
2月21日上午,郭立远滴滴热血缓缓流出,经过了近300分钟的采集,终于采集完毕。随后,加拿大医务人员亲自来到我国领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郭立远的造血干细胞将给万里之外,焦急等待的外国友人带去希望的“生命种子”,一场跨国的生命接力从此开始。
编辑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