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的“长拳”还要打多久?
记者 陈冰
2016-08-29 15:54

山东临沂发生女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并被“骗死”的事故后,网上快速流传出一个“友情提示”:公安局已将三个“一律”扩展为六个“一律”。

1 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 接电话,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 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部门的,一律挂掉;

4 短信,但凡要求链接的,一律删掉;

5 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 170/171打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zhapian

发段子的是好心好意,但细思极恐。要是遵循这六个“一律”,风风火火的移动电信业马上要打回到有线的“石器时代”,而且社会将无法运转。正规的网上支付没法进行,商家的推广活动没法展开,公检法得不到关键信息而误大事,短信连接给出的要害信息被忽略,一些重要电话不敢接……

电信诈骗的祸根不除,不仅影响“互联网+”的产业战略推进,还将社会诚信化作一团泥。如同另一个段子所描绘的,“手里拿着高科技,心中担忧高级骗”。然而即便“骗死”徐玉玉的四名主要嫌疑人已被抓获。

“但更多的受骗故事还在演绎,让一点儿高兴不起来”

河南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小炎(化名),20岁,家在河南农村,一个诈骗电话让她落入圈套,家中11万积蓄被悉数骗光。

江苏盐城市建湖县一准大学生小成,19岁,已经被南京工程学院录取,被骗子骗走1万元。当时电话显示是130开头的。“完整准确地说出名字、身份证号码等。”

深圳一名准备出国留学的女学生遭遇诈骗,被骗金额高达上百万。犯罪嫌疑人冒充警官,让事主落入陷阱,而事主对假警察深信不疑。

深圳一位78岁独居老人,遭遇电信诈骗,被骗1156万元。嫌犯居然当面在老人的电脑上操作,植入了木马病毒,成为“抢劫工具”。

数据统计更令人惊诧,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高达59.9万起,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但破案率却不超过百分之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跨地区、国家作案,破案协作成本高,侦办难度大,都使得诈骗团伙有恃无恐,受害者倍感无助,免灾者百感幸运。

除了破案率极低外,个人信息的泄露防不胜防。生活网络化,电话号码、身份证信息、银行支付信息,都不得不在流放到数字高速公路上,个人几乎没有安全感。即便警惕性高的人,弄不好就在高超的诈骗术中成为“阶下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管怎样,当电信诈骗严重到“骗死”人的程度,是需要痛定思痛,坚决治理的时候了。首先要严格监管电信运营商,不能只想赚钱而不负责任。对于出现诈骗现象的电信运营商,必须重罚严治,要为不作为、不对社会安全担责。170/170打头的移动电话,曾多次被称作电信诈骗的标志性符号,为什么依然存在?依然作乱祸害人?为什么不能取缔?

zhapian11

其次,执法部门当严格侦破各类诈骗案,提高侦破能力和水平,依法督促运营商合法运营,严惩犯罪分子。诈骗毒瘤一日不除,社会诚信一天无法形成,每个人都将生活在恐慌之中,何以心平气和地“奔小康”?法律上有漏洞,马上弥补;执法人员缺乏,马上补足。我们相信纳税人为自身安全是愿意付出这个代价的。

电信技术如同原子技术,可以给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社会诚信,打掉人们的安全感。当电信诈骗开始要人命,开始把人一生的积蓄和劳动化作屡屡眼泪、滴滴心酸时,就不是再提醒人们警惕这个不要那了,而是需要像“核不扩散”行动一样出重拳治理,实现电信网络的“静畅宁”,大力度推进电信“无骗化”进程。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