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是网络支付交易的又一超高峰时段。记者昨日从网联平台了解到,2月4日-10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间,该平台携手支付机构及银行等,共处理跨机构支付交易45.5亿笔,为人们的春节支付行为提供了良好体验。
除夕单日交易超9.65亿笔
用手机抢红包,渐渐成了人们在春节期间的重要“节目”之一,很多人也因此“抢到手软”。但有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期间,手机抢红包似乎更加流畅了。
这背后,是由网联平台牵头各支付机构、银行在春节期间对红包、消费等海量高并发支付交易的严密保障。网联平台,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的运营机构。
记者了解到,在该平台处理的45.5亿笔跨机构支付交易中,以除夕夜交易量最高,单日就超过了9.65亿笔,交易处理峰值超过4.4万笔/秒,系统成功率100%,全链路平均交易耗时198.98毫秒。
事实上,与“双十一”“双十二”的集中支付不同,春节的网络支付交易呈现出多个特点,例如交易量大、峰值时点较多、参与机构较多等,除购物、餐饮等方面的节日消费增多外,春节期间的网络支付还多了全民发红包、抢红包的环节,交易量更为庞大。
“因此,春节期间的消费、红包等活动保障工作更为复杂。”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不同支付机构和银行,该平台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保障方案,通过动态调配链路资源,保障了各线程的流量在各方的承载能力范围内,避免了高并发风险和资源浪费。
各机构协同保障春节支付交易
通过实时监测各支付机构和银行对接平台的动态流量情况,各家接入网联平台的支付机构、银行等相关资源得到了有效调配。市民春节期间的红包体验之所以顺畅无阻,正是得益于此。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春节保障计划,并做好了应对工作。“由网联牵头,各银行制定了符合春节特点及各自情况的‘一行一策’保障方案,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覆盖了全链路各类场景。”工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杨雷说。
“作为首批接入网联的支付机构,财付通与行业相关方紧密配合,在春节期间为微信红包及QQ红包提供了稳定安全的中后台保障服务,用户对支付体验普遍表示良好。”腾讯财付通方面表示。
覆盖地域和人群较广泛的中国邮储银行情况相对更复杂,“我们的服务网络触达到了更边远、贫困的地区,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多,支付保障工作尤为重要。在网联的统筹部署下,支付系统得以平稳保障,这是普惠金融的直接体现。”邮储银行副行长曲家文说。
支付体系将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网络支付业务的规模逐步扩大,支付业务的类型日益丰富。在“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红包等特点各异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中,如何协调行业各方资源,努力使用户支付交易顺畅、无感,对促进民生消费和实体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在不同的重要时段,交易支付保障工作的成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认为,这充分证明了支付行业的“共建、共有、共享”原则在高效建设运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意义,突出体现了混合所有制清算组织在履行行业中枢职能、保障行业高效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他进一步指出,通过统筹行业各方资源,建立支付全链路保障体系,从实际效果来看,相关机制已经较为成熟,为今后重点保障工作作了良好示范。“从支付为民的角度看,支付体系对民生普惠活动及实体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