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已经被各地“地王”刷屏,各种严厉的调控政策之后,土地市场仍然是“不疯魔不成活”。
而在昨天,深圳将迎来土地拍卖高峰。深圳大空港新城11宗商业地进入投标开标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开标会已结束,第二阶段开标时间未定。据悉,此次招标共有华润、华侨城、招商蛇口、保利、中信以及万科共6家企业获得政府邀请。最终,参与投标的有华润、招商、华侨城、万科及保利。
据了解,现场共收到4份标书,其中,华侨城和招商为联合投标,保利、华润、万科为独立投标。工作人员确认了4份标书皆为有效标,各家企业代表也都先后在标书封条上签字,但最终谁拿了地块并没有当场揭晓,需经过紧张严密的评标工作后方有定论。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结果会以短信和电话形式通知各家企业。
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的公告信息显示,8月份将有15宗地上市交易,土地用途以商业和工业为主,出让土地位于南山和宝安。其中,昨日宝安有11宗土地集中上市交易,成为8月份土地供应“大户”。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18宗地块,土地出让金额高达364.15 亿元,成交楼面均价为每平方米18912元,是2015年平均楼面价的2倍。由此可见,深圳8月份土地供应接近上半年总和。
今年6月, 深圳光明新区以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一宗占地约15万平方米的商住地(A646-0059宗)的使用权。最终,龙光地产以楼面价每平方米27623元,总 价140.6亿元夺得光明商住地,成为深圳新的“总价地王”。在此之前,深圳龙华新区出让一块商住用地。最终,中国电建和广州方荣联合体以82.89亿元 的价格夺标,楼面地价高达每平方米56781元。
深圳土地市场火爆的决定性因素仍是深圳本身的投资价值以及未来的成长空间,这也使得各路开发商纷纷聚焦深圳,包括碧桂园、龙光、信达、泰禾等地产商纷纷出手在深圳圈地。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龙光地产土地储备为 1408万平方米,在大深圳区域货值占比超过70%。报告显示,2015年深圳全市土地出让收入1081.72亿元,支出583.90亿元,结余 497.82亿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火热以及“地王”频出有可能加速政策从严执行,新一轮“控地王”降杠杆等措施也会来临,房地产市场调整极有可能会因此而来临。
24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场发布公告,中止普陀区一宗地块出让活动,这已经是近七天来上海土地市场发布的第三个土地中止出让公告,共涉及四宗住宅用地。而在近 日,上海市场还传出房贷政策调控风声。而继苏州重启限购之后,另一个房价上涨“四小龙”之一的城市厦门可能成为下一个限购二线城市。厦门当地媒体援引厦门 市国土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态称,厦门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从严从紧,根据市场情况,不排除未来会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出台包括重启限购等在内的更加严格的措 施。
随着政策面的收紧与市场调整期的到来,热点城市的“地王”的风险也在增加,不仅会波及房企自身还会波及金融机构,甚至金融机构背后的个人投资者。一旦楼市进入调整阶段,“地王”项目有可能因此陷入困局。
来源 证券时报网、深圳晚报
编辑 谢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