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尘网中,也不曾忘记飞翔的姿势……著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读特记者 张锐
2019-01-23 19:53
摘要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于23日因病逝世,享年65岁。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林清玄于23日因病逝世,享年65岁。家属当天透过友人向媒体证实了该消息。去世的消息令人猝不及防,因为就在1月22日上午,林清玄的微博还更新了消息,“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30岁已囊括台湾所有文学大奖

1953年,林清玄生于台湾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20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莲花开落》,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作品涵盖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

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已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作为一名高产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高产散文作家,一代人的文学启蒙

林清玄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当属散文,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承载着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其中,《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曾入选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一代人的文学启蒙。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可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代表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阶段二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岸》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清玄开启了自己散文密集创作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同时又将自己多年来的感悟与智慧,结晶于《玄想》、《清欢》、《林泉》三册书中,首次公开写作心得,受到了广大大陆读者的喜爱。

多次到访深圳,人去声犹在

据不完全统计,有三百万人次听过林清玄的演讲,他也因此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导师”。作为广受大陆读者喜爱的作家,林清玄曾受邀多次造访深圳,与深圳读者零距离接触。2011年,受深圳图书馆之邀,林清玄来深开讲对“幸福”的理解。他心中的“理想国”是人与人相处美好,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品质,有文明的素养、温柔的态度、浪漫的情怀、单纯的希望。“就像我家家训说的那样: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愿望没有实现也没关系,只要热情还在。因为愿望是精神的载体,代表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对社会的期待。有热情,有希望,就很好。

2016年11月,林清玄曾现身深圳中心书城,出席深圳读书月的读书论坛活动,与深圳作家南翔等人对谈,并向现场观众传授了在繁忙都市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的秘诀——“心有沉香,不畏浮世,心中要永远保持对爱与美的向往。”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