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见缝插绿处处花开,深圳公园“颜值”又高了

读特记者 王若琳 /文 李忠/图
2019-01-10 20:24
摘要

在城市园艺师的巧手下,各大公园的“颜值”更高了,市民游客的兴致也更高了。

最近,常去莲花山公园锻炼的市民高女士发现,莲花山公园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围栏拆了,花景布置得更漂亮了,树木绿化也更有层次感了。”原来,这是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开展的市属公园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带给市民的新“福利”。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著名花城”战略部署,提升城市品质,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2018年开展了市属公园绿化品质提升专项工作,从2018年9月开始,对以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园博园、荔枝公园、儿童公园、儿童乐园为代表的6个市属公园进行了植物梳理和改造提升。

在城市园艺师的巧手下,各大公园的“颜值”更高了,市民游客的兴致也更高了。据了解,部分尚在进行中的绿化品质提升项目也将于春节前完成。1月10日,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邀请部分市民代表前往各大公园,亲身体会绿化品质提升的成果。

花带花海植物景观 各大市属公园“容颜”一新

莲花山公园是深圳的“城市会客厅”,而金桂路是前往山顶广场俯瞰中心区美景、瞻仰小平铜像的必经之路。一路上,不少市民发现这里更美了:人工湖西侧路段绿地有了更加通透的闲适空间,游客在休憩同时还可欣赏到莲花湖美景;园路两侧被台风破坏的植物经修剪梳理及改造,营造出花香四溢的美景;在山顶广场南侧,原来老化的苗木和植被得到梳理,广场外围大面积的市花簕杜鹃美得耀眼,许多市民和游客争相拍照。市民李忠辉赞叹:“这漫山红遍的花海景观,让城市中轴线绿化多了一份娇俏。”

在深圳湾公园,长达5公里的花带建设一下子吸引了市民们的目光。市公园管理中心园容园艺部高级工程师周兰平博士介绍,他们在绿地沿线重要节点种植洋红风铃木和紫花风铃木等,成片成带种植地被植物风雨兰,形成上层自然舒展、中层疏朗通透、下层精致靓丽的绿地空间,打造具有深圳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而建设中的流花山花海将通过疏理两侧树木、点缀洋红风铃木,为市民呈现以醉蝶花为主题花卉的大型花海,并在沿海观光道花坛中大面积种植矮化大红花,再将婚庆广场原有7个廊架进行立体绿化,形成平面与立面相呼应的立体的、流动的花海景观。“我最爱在深圳湾公园散步,有了花海景观,这里更百走不厌了。”市民李忠辉说,“现在又增加了更多休闲场地,多了一道可以看海的亮丽风景线。”

变化最大的要数园博园南门广场,色彩斑斓的“流花织锦”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拍照。在活泼灵动的花带花毯前,市民们也不禁摆出活泼的姿势,人与花融为一体。入口的游客中心建筑外墙被两种颜色的矮牵牛花覆盖成立体花墙,地下车库屋顶区域变成趣味盎然的小游园,百步云梯的中央花带点缀于一片浓绿间,拾阶而上,景色随着高度变化,美景尽收眼底。“这里风景特别好,我常带孩子来。现在又增加了花海花带,比以前还美,我今天特意和一群同学来拍照。”市民吴女士说,“现在的美可以说是大格局、大气势、大色调!”

此外,儿童公园打造神秘草丛、伙伴之家、童话丛林、飞跃丛林四个景观,营造缤纷花果童话世界。儿童乐园则通过种植新奇花灌木,配以部分时花营造花境,点缀动物小品,打造以“梦幻海洋”为主题的童话世界,营造互动趣味空间。

拆除围栏踏步即景 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参观中,市民们还有一大发现:莲花山公园南面红荔路和荔枝公园东侧红岭路的沿街围栏不见了。周兰平介绍,为了给市民提供更通达便捷的游憩空间,协调统一公园绿化景观和市政街景,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在优化美化公园沿路植物景观的同时,拆除了公园沿街围栏,将公园景观和道路街景融为一体,打造园城融合的和谐风景。

围栏拆除后,公园如同完全敞开怀抱,莲花山公园南坡种植的大腹木棉、铺种的草坪与红荔路的街景连成一片,荔枝公园边界绿地的花镜与小平画像广场完美融合。“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走在路上就等于走在公园里。”市民李忠辉赞叹道,“更关键的是公园与人的融合,让人心情都不一样了!”

服务驿站和垃圾分类设施 让公园更智能更绿色

有美丽的景观,更有贴心的服务。近日深圳湾公园新增6处新中式风格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它们是公园管理中心新建的智能型服务驿站,兼顾时尚景观和复合型服务功能,提供包括售卖储物、避雨休憩、充电便民、标识指示、夜间照明等多项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游客游园体验。驿站的屋顶材料可实现百分之百回收后再利用,与绿色发展理念契合。此外,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还计划今年在各市属公园全面推广建设集消防、防爆、医疗救急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综合服务岗亭。

在园博园,升级后的垃圾分类设施获得市民赞许。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容园艺部负责人文波现场演示介绍,升级后的设施除原本的洗手和垃圾投放功能,增加了洗脚池和夜间照明,将逐步淘汰现有垃圾桶。按照计划,23个市属公园将新增和改造12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目前已完工68个。一位市民感叹:“这个设施太棒了,科学又实用,希望今后能在城市社区中也推广。”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王若琳 /文 李忠/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