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结果发布:整体提升

读特记者 王若琳 文/图
2019-01-09 21:17
摘要

龙华区自10月份以来连续排名垫底,12月份公厕测评指数得分为79.68分,创历史新低



1月10日,市城管局同时公布了2018年12月份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结果和2018年下半年我市公测环境总盘点结果。

2018年12月深圳市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总得分为85.66分,比上个月提高了0.48分,进步指数为0.56%。其中,硬件设施指数得分为21.48分,得分率为76.71%;管理及维护指数得分为64.18分,得分率为89.14%。

测评结果显示,12月公厕指数得分稳中有升。硬件设施方面,随着我市公厕品质提升工作的稳步推进,全市公厕的硬件设施状况有所改善;管理维护方面,“公厕日常管理”考核的17个项目中,除“配备专人管理”“保洁人员统一着装”“蹲位、座位干净”三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得分均达到80分以上,体现出我市公厕在日常管理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也体现出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对加强公厕的日常管理、维护公厕内的整洁干净有重要作用。

盐田连登榜首 光明紧随其后

在全市10个区排名中,得分排名第一的仍为盐田区,最后一名为龙华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大鹏新区、罗湖区、福田区指数得分较上月均有所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继上月重回三甲后,本月继续迎头赶上,排名第二,进步显著。

光明区12月公厕指数测评总得分为90.24分,环比提升2.94分,较10月份提升7.88分。硬件设施及管理维护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有清洁及检查记录”“维护保洁人员统一着装”“有管理制度牌”三项得分提高了15-25个百分点,“有儿童洗手盆”“配备通风除臭设备”“配备专人管理”“蹲位、座位干净”等项目得分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光明区取得进步的原因,一是全力推进环卫设施设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厕所革命”先行区;二是坚持“行走光明”,现场检查环境卫生问题,督促责任单位举一反三,落实整改;三是每月召开光明区环境卫生指数提升工作推进会,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部署整改措施。

龙华区自10月份以来连续排名垫底,12月份公厕测评指数得分为79.68分,创历史新低。其中,硬件设施指数得分为20.44分,比全市平均值低1.04分,管理及维护指数得分为59.24分,比全市平均值低4.94分。从各项指标看,“有清洁及检查记录”一项得分率比全市平均值低26个百分点,“厕位隔板干净”“小便斗干净”“通风良好无异味”“蹲位、座位干净”等项目比全市平均值低10-19个百分点。

机场公厕一枝独秀 公交场站略有进步

从历次测评结果来看,纳入公厕环境指数测评的15个行业的排名总体稳定。机场公厕自公厕环境指数测评工作开展以来一直稳居第一,旅游景点、市政、地铁公厕紧随其后。其中,旅游景点公厕进步显著,总体得分提高了4.72分,由上月第七名跃升至本月第二名;市政公厕近两个月进步平稳,并首次进入三甲,其“儿童洗手盆”“有儿童洗手盆”“无障碍厕位”“有清洁及检查记录”“地面干净”等项目得分率连续两个月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分析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市大部分市政公厕近期逐步完成升级改造,硬件设施、管理维护工作实现了双提升。而排名在末三位的,依然为公交场站、集贸市场和学校,此三个行业公厕由于未进行升级改造,总体得分率在15个行业中一直处于低水平。但值得一提的是,公交场站12月得分81.58分,环比增长4.62分,达到历史新高,本月排名提升了2位。其中,“配备专人管理”“有清洁及检查记录”“维护保洁人员统一着装”“蹲位、座位干净”等项目得分提升幅度较大,表明公交场站在公厕管理和维护上有所改善。但与此同时,硬件设施特别是人性化设施得分率仍然较低,暂无提升迹象,主管单位应进一步加强重视,及时开展公交场站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

下半年总盘点:

整体情况稳中向好升级改造成效显著

从7月份开始,我市公厕指数测评开始采用新方案,测评数量由每个街道4座公厕提升至15座公厕,加大了对社会公厕的测评力度。如图所示,方案推行初期,全市整体得分的波动较为明显,特别是9月份受台风“山竹影响,”得分下降严重。但自10月份开始,公厕指数得分稳步提升,至12月时,公厕指数得分已达到85.66分,说明新方案实施后,我市公厕平均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一是随着责任压实到各街道,同时与环卫指数的结果同步,引起各街道和各区的重视,加大对社会公厕的管理提升;二是说明我市的短板社会公厕水平整体有所上升,采用测评这一手段进行短板公厕水平提升效果显著。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王若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