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学生组团在深圳跨年,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读特记者 韩文嘉
2019-01-01 16:44
摘要

孩子们在活动中分别走访了石厦村和大鹏所城,认识历史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深圳文化。

1月1日,40名深港初中学生结束了为期三天的田野实践研习活动。活动采取混合式研习模式,以课堂理论指导实地走访。孩子们在活动中分别走访了石厦村和大鹏所城,认识历史变革中不断发展的深圳文化。

31日下午,40位同学分成了5组走进了石厦村。他们带着准备好的问题,分别考察了石厦村的潘氏宗祠、碉楼、大榕树和杨侯宫。他们还走上街头,采访在村里生活工作的人们。在星光老人之家,同学们围着村里的两位老人赵桂英和赵桂容,抛出了一个个问题。“村里以前是什么样的?”“村里的大榕树种了多久了?”“您会怀念以前的生活吗?”在与村民交流时,同学们认真细致地观察,拍了大量的照片,并作了详细的记录。

由于石厦村的老村民们大多只能讲粤语,香港的同学们就承担起了与老人家们交流的任务,“和村民们交流觉得很亲切。我们不能只从资料上了解历史,还要亲身去做调查。”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初二学生詹可琳说。

石厦学校学生许馨儿则表示,石厦村离自己的学校仅有一路之隔,但实地探访之前,她还不知道这里就叫石厦村,也是第一次了解村里的历史和许多民俗,感到很有意义。

该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福田区石厦学校及香港中学历史教师会联合承办。活动还邀请了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黄国信、温春来等专家教授前来为学生们进行专业的理论指导及田野考察方法讲授。“这次活动是我们在深港教育交流中首次探索与高校建立专业领域方面的联系,希望通过高校教授的学术视野和方法,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同时也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进两地学生的相互了解。”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张红霞表示。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