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联合奖惩落地深圳 首批已应用于83项重点事项

读特记者 李明
2018-12-26 21:21
摘要

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深圳市已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信用联合奖惩落地应用的突破

12月26日,广东省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奖惩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逯峰通报了我省信用联合奖惩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深圳市已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信用联合奖惩落地应用的突破。

据通报,广东在“数字政府”框架下狠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红黑名单制度等四大基础性工作取得突破,为开展信用联合奖惩创造了良好条件。2018年7月,省政府成立了信用联合奖惩专责小组,专责小组由省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委编办共同牵头,选取合作备忘录中关联度高的省直部门和6个地市作为试点单位。

试点近5个月来,已完成97%的试点事项嵌入工作。首批重点事项共36项,目前已完成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企业审批、限制入住四星级以上酒店、企业备案等35个联合奖惩试点事项信用措施上线运行,完成率达97%。

为限制失信人员入住高档酒店,广东省公安机关开发了旅馆业前台限制入住功能,在全省已经有572家宾馆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到旅业前台办理手续的时候,不需要人工识别,系统就会自动拒绝。截至目前,广州、深圳、珠海等17个市,已实现了失信人员数据与旅业系统自动对接。全省已有2485人次被限制入住高档酒店。

此外,广东开展信用联合奖惩试点工作,还涵盖了企业审批、招投标、金融贷款等诸多方面。在市场监管领域,广东省建立了企业社会信用主体约束制度,开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违法企业名单制度。目前有84.7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10.6万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据悉,待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将做好提炼总结,争取形成信用联合奖惩的“广东经验”,力争2019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将信用信息查询和实施联合奖惩作为必要环节嵌入到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流程中,确保应查必查、奖惩到位。

会上,深圳、佛山、惠州、中山市政府,省文明办、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分别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从今年8月份开始,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奖惩工作部署,结合深圳市“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要求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成立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奖惩工作小组,印发了《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奖惩工作方案》,积极推动相关工作。为确保将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梳理成全面、准确、清晰的联合奖惩应用清单,深圳市先后多次组织召开联合奖惩应用清单梳理工作培训会和沟通协调会。经梳理汇总并经合法合规性审核,目前已明确了深圳市第一批联合奖惩应用重点事项共83项,涵盖行政服务便利化、财政资金扶持、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用地批准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深圳市也开发了联合奖惩信息系统,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用奖惩、一键搞定”的便捷模式。

     吴优介绍,11月21日,深圳市发改委针对守信激励“红名单”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过程无人工干预的“秒批服务”。只要项目申报单位符合被列入国家推送的联合激励红名单且未被列入国家推送的联合惩戒黑名单等条件,即可获得秒批出证。这项举措是继深圳“90”后,打造深圳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重磅措施,创造了“信易批”的深圳速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秒批服务”开通当日即产生了首个秒批备案的企业,所申报企业投资项目仅6秒就获备案通过出证。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