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中,《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实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引起光明代表团代表热烈反响。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不仅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动力,更绘就了先行示范的蓝图。
市人大代表刘胜表示,报告三次提及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次提到光明科学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必须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显著度,在基础领域做更大的探究,在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大的成绩。接下来,还要在设施平台的集聚、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区立法的保障几个方面继续再发力,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目标不断奋斗。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光明科学城的建设自然不能缺少人才的参与。“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引进人才目前还是比较困难的,近几年甚至出现一些人才流失的问题,高端人才来了又走了。”市人大代表冯圣中说道,他认为,要以更大力度支持青年科学人才的成长,在引进高精尖人才的同时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同样谈到人才建设的还有市人大代表何裕隆,他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人才是第一要素。“怎么样留住高端人才呢?我想是否能考虑分配一部分人才房给科学家们,使他们可以安居乐业,稳定地留在光明工作。”何裕隆说。
如何解决科技创新“卡脖子”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李粉莉谈到:“我们要加大高精尖装备研发的投入,同时要对高端工艺技术人员高度重视,并在产学研的结合、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做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编辑 昌慧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