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读特记者 闻坤/文 程海昆 何龙/图
2018-12-19 11:32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原标题: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4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都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源源动力。”18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全体干部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直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市科技创新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委将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政策、载体、技术、人才等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发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深圳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的城市范例作出贡献。

深圳制造紧跟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在比亚迪整车组装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底盘安装。

创新事业当奋勇搏击、勇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市科技创新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总书记站在全局性、历史性的高度,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历史和宝贵经验,面向未来,系统地表达了在丰富历史纵深思考下的美好明天。市科技创新委全体干部要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

市科技创新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创新委将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紧紧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推进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科技创新委紧紧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宏伟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更高的标准,更有力的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75.15亿元,同比增长13.17%;PCT国际专利申请14058件,继续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第一;深圳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二。

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2018年2月,深圳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出台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示范区建设方案。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科技创新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提出“七大”工程,科技创新在产业提质增效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得到显著增强。制定市科技创新委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 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深圳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实施意见》,实施“十大攻坚工程”。出台《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加强深圳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注重体制改革,推动改革创新形成“新突破”。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协同作用,形成总体布局基本合理、功能定位基本清晰的“五大专项、二十六个类别”的科技计划体系。首次试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主审制,建立全球遴选评审专家、主审专家提前审阅、评审结果公开公示与异议申诉、评审信用监督管理等机制。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健全科技计划制度体系。

注重源头创新,推进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聚焦基础研究重大设施,稳步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获批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稳步推进省部共建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5家诺奖实验室,13家新型基础研究机构,7家海外创新中心。累计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1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877家。

注重主体培育,促进创新发展激发“新动力”。深圳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3000家,预计累计达14230家。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导向作用,累计资助建设创客空间165个,孵化器111个,创客服务平台75个。连续举办4届国际创客周,10届“深创赛”,10届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成为推进大众创新的重要平台。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69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

注重融合发展,创新开放合作呈现“新亮点”。拓展深港创新圈联合研发项目,累计联合资助深港合作项目77项。出台《深圳市“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允许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携手港澳构建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新型合作模式,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不忘嘱托奋力创新

“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为深圳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的城市范例作出贡献。”市科技创新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以更大的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构建科技项目、人才、企业、平台、机构、成果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计划管理支撑体系。

二是以更高的质量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从市级层面做好统筹协调,注重均衡性,系统布局好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进平台载体集群发展。继续推进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扩容改造,启动建设科研数据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鹏城实验室和深圳湾实验室建设。加快布局和建设基础研究机构,完善新设基础研究机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建设,推动各类载体平台协同创新、集群发展,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吸引造就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以国际化的标准和方式助力培养深圳尖端科技队伍。

三是以更实的举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生命健康、高端医学诊疗器械、基因检测等领域,开展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撬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发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尽早取得突破。

四是以更高层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合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拓展深港联合资助项目领域,继续探索深港合作的新机制、新做法,推动深港两地创新要素无缝对接和合理流动,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探索新路。加强对海外创新中心的认定和评价管理,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类别,不断提升前沿技术研究国际合作水平。鼓励深圳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性大科学、大技术和大工程的科技研究计划,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参与度和国际影响力。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文 程海昆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