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界对《红楼梦》的“钗黛合一”一直争论不休,其究竟有何隐喻?12月7日一9日,在昆明举行的中国西部首届《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深圳红楼爱好者朱珠老师为此提出了新的思路,受到大会瞩目。
朱珠与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合影。
在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北京曹雪芹研究会会长胡德平,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文彬、中国红楼梦学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欧阳奋强等来自全国各地红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七十余人荟聚春城,走进巜红楼梦》绚丽多彩的世界,共同展开红楼研讨。 而深圳红楼爱好者朱珠老师发表了题为《‘’钗黛合一‘’与红楼梦创作主旨研究——宋明清三朝框架初论》的文章,引起与会红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红楼梦是一部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之大成的伟大作品。在这座罕见的文学迷宫中,‘’钗黛合一‘’是其中最大的谜团。朱珠老师从书中关于湘妃(湘夫人)的隐喻出发,参考《宋史》、《金史》、《清史》、《宋.靖康稗史笺证》、巜元.图绘宝鉴》、明《名媛诗归》和长沙黄金园朱氏族谱等记载,发现了这位被历史久久遗忘的女性——山水花鸟画家、诗人、朱熹祖姑、投水殉国的宋钦宗仁怀皇后朱琏(公元1102年农历9月初二—公元1128年8月24日)。她认为,这就是被红楼作者深深追忆的钗黛合一女主角,由此揭开了贯穿宋明清三朝的红楼梦创作主旨—悼宋明之亡,揭清金之失,颂芙蓉女儿。
朱珠与中国红楼梦学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欧阳奋强合影。
朱珠老师从钗黛判词、潇湘馆与蘅芜苑院名,有凤来仪与蘅芷清芬匾额、花签、诗画才华、元春封号、省亲戏文、真真国女儿诗等十二个方面阐述了以朱琏皇后为原型的‘’钗黛合一‘’结构在《红楼梦》中的具体体现。黛玉作五美吟,歌颂唯一一位在金国投水拒降的朱琏皇后是女中丈夫;宝玉在九月初二朱琏皇后诞辰,来到纪念甄皇后的水仙庵井台,用随身携带的沉速香祭奠因靖康耻投水殉国的朱琏皇后;在黛玉写五美吟和宝玉到水仙庵的这两天,分别发生了贾琏情遗九龙佩和大闹凤姐生日的故事,正应全书空谷传声、一击两鸣的写法。
会上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等专家学者表示,朱珠老师关于钗黛合一的研究成果独辟蹊径,全国首创,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