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件珍藏亮相!上博举办最大规模董其昌艺术展

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2018-12-08 16:15
摘要

此外,上海博物馆还将举办十余场专家讲座,深度解析董其昌的书画艺术以及他所处的晚明社会

7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大陆举办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本次展览以上博馆藏为主,同时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 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作品共计 154 件(组)。展览将延续到2019年3月10日。

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思白、思翁。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作为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影响巨大的一代书画大师,董其昌集前人之大成,融会贯通,洞察画坛时弊,以禅喻画,提出与倡导“南北宗论”,并在实践上充分加以印证,创中国文人画理论史上又一高峰,翻开了文人画创作的新篇章。本次展览由“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及“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部分组成,旨在较好地呈现艺术性、经典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上海博物馆是董其昌传世书画的重要收藏与研究机构,多年来围绕董其昌进行了深入研究,再通过展览的形式得以转化和呈现,因此这次展览也被称为一次“研究型展览”,即作品呈现背后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为此,上海博物馆团队为本次大展精心筹备数年之久,并得到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史密森学会赛克勒美术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慷慨支持。

为了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上海博物馆在展厅内推出了“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该展示以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主体,依托本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础,从年表、行旅、交游、作品等角度融汇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间的关联和数据图景。此外,上海博物馆还将举办十余场专家讲座,深度解析董其昌的书画艺术以及他所处的晚明社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将于2019年1月21-23日举办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推动董其昌及其时代的艺术成就的系统梳理和重新理解,这也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力挖掘与弘扬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之一。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