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柬埔寨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233名嫌犯被押解回国

读特记者 张燕 /文 深圳CID供图
2018-12-06 21:18
摘要

12月6日16时许,3架从柬埔寨起飞的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233名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押解回国,其中,深圳警方赴柬埔寨成功抓获90名犯罪嫌疑人。

12月6日16时许,3架从柬埔寨起飞的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233名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押解回国,其中,深圳警方赴柬埔寨成功抓获90名犯罪嫌疑人。至此,涉及20多个省区市的2000余起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

3个冒充“公检法”诈骗窝点境外被端,233人落网

今年10月,公安部派员率由广东公安民警组成的工作组赴柬埔寨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执法合作。在中国驻柬大使馆的支持和协调下,工作组克服困难,经过1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查明了3个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窝点位置,查清了犯罪团伙架构和人员活动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

11月26日,工作组联合柬警方开展统一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位于柬埔寨金边、茶胶等地的3个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33名,并扣押了银行卡、电脑、手机、诈骗剧本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初步核破案件2000余起,涉案金额6300余万元。近日,柬有关部门决定将该案上述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处理。

12月6日,按照公安部安排部署,广东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国。当天凌晨,根据深圳市公安局统一部署,深圳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欧子奇率领刑侦以及福田、罗湖、南山公安分局共189名警力,在省厅刑侦局的统一组织下,经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乘坐南方航空包机前往柬埔寨,集中押解90名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嫌疑人回国受审。深圳专案组在柬埔寨连续开展近了两个月艰辛紧张的工作,在阿里巴巴公司安全技术方面的协助下,圆满完成本次打击任务,并随机同时抵达。

为让骗局逼真,诈骗分子角色扮演“一二三线”

此次在柬埔寨打掉的3个窝点,都是以冒充公检法这种老套路进行电信诈骗活动的,那么,它是怎样让受害人频频上当受骗的呢?

据公安部赴柬工作组民警、深圳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反电信网络诈骗大队副科级警官严家斌介绍,冒充公检法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就是利用改号软件将嫌疑人所使用的电话号码改为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号码,进而冒充其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行骗。

他介绍,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前,把受害人的身份,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工作单位,包括银行开户的银行都摸清楚,然后实施精准化诈骗。

为了使骗局更加逼真,犯罪嫌疑人按照扮演的角色不同,分为“一二三线”。据介绍,“一线”一般是冒充电信单位或者是快递公司。主要跟受害人说其有一个快递,或者电话卡在外地注册了,现在公安局要调查情况,然后就把这个情况转到“二线”。

“二线”的人冒充警察,将已经掌握的受害人个人信息适时抛出,让受害人对其警察身份深信不疑。然后,嫌疑人再让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公安局安全账户。如果受害人不从,三线的嫌疑人就会出现,他们通过假冒的公检法机关官网,给受害人发通缉令或者传票,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意志。

当受害人看到通缉令之后,一般都会非常害怕,为了证实自己清白,他们就会按嫌疑人的要求,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然后,嫌疑人下载一个木马在手机或者在电脑里,在事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把钱给转走。

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团伙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调整他们的骗术。用一个团队的力量,攻陷一名受害人。

7次跨境执法合作抓获700余电诈嫌疑人,全国立案下降36.8%

据了解,今年以来,针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公安部先后7次组织相关地方公安机关赴老挝、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开展执法合作,捣毁了一大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抓获700余名犯罪嫌疑人。在持续高压打击下,境外冒充公检法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全国共立此类案件3.1万起,同比下降36.8%。此次跨国打击行动是近年来我国警方从东南亚国家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最多的一次。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对此类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创新打法战法,坚决捣毁境内外诈骗窝点,坚决将诈骗分子绳之以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张燕 /文 深圳CID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