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举行

读特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蔡碧亿/文 刘让文/图
2018-12-03 15:27
摘要

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举行读特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蔡碧亿/文 刘让文/图11月3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在福海街道立新湖公园开幕,宝安区作家协会海洋诗社同时在福海街道成立

11月30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在福海街道立新湖公园开幕,宝安区作家协会海洋诗社同时在福海街道成立。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王山,《诗潮》主编刘川,《当代诗人》《九州诗文》主编毕福堂,广东省作协专职副主席杨克,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忠亮,深圳市作协驻会副主席于爱成,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易春雷,宝安区文联、作协以及福海街道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作者参加了活动。

活动由宝安区福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福海街道宣传工作部、宝安区作家协会承办,福海街道文学会协办。据了解,这也是第十九届深圳(宝安)读书月系列活动,由2018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提供支持。

宝安文坛隆重推出“海洋诗歌”概念

中国(宝安)诗歌论坛之前已连续在宝安举办三届,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引起文坛重视,成为诗歌界的一个文化盛事。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诗人沃尔夫冈·顾彬教授,德国著名中文诗人杨炼等数十位著名诗人曾出席活动。他们称赞宝安有良好的诗歌生态,诗人众多,佳作迭出,在中国诗歌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充分肯定宝安举办诗歌论坛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他们说,通过诗歌论坛,宝安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与世界进行沟通,提升了宝安的社会美誉度。

在历届诗歌论坛的基础上,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隆重推出“海洋诗歌”的概念,举行全国性的海洋诗歌征稿大赛,并将诗歌大赛、诗歌朗诵会、诗歌论坛融为一体,举办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超过2000首,聘请全国著名诗人担任评委,最终评选出28首获奖作品。辽宁省大连市白瀚水的《海上书》斩获一等奖;东莞蓝紫的《把蓝色的音符种进福海》、安徽金寨王太贵的《福海,海洋和诗情澎湃的乐章》获得二等奖;深圳萧相风的《从飞机上看福海街道》、鲁克的《福海的海》、赵目珍的《秘密的花园》、蒋志武的《福之海,宽阔如心》,山东营口厉运波的《在海之澜》获得三等奖;还有一批佳作获得优秀奖。

当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界大咖及诗歌大赛获奖者汇聚福海街道立新湖公园,共同见证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的启动。开幕式活动内容丰富,有诗歌大赛颁奖典礼、《福海文丛》赠书、诗歌赛获奖作品集首发等;尤其是现场穿插进行的“海洋之心 诗润鹏城”获奖作品朗诵会,既有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深情演绎,也有朗诵家的倾情表演,使作品更加有渗透力,得到更好的传播。获奖诗人代表蓝紫上台发言时表示,这次海洋诗歌征集大赛让大家看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也再次燃起了诗人们的诗歌创作欲望。据了解,获奖作品被汇集成书,作为本次海洋诗歌大奖赛的一个成果展示。

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启动仪式上,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海洋诗社也同时在福海街道成立,并由宝安区作家协会主席唐成茂宣读海洋诗社宣言。

福海计划打造成海洋诗歌重镇

12月1日上午,参加第四届中国(宝安)诗歌论坛暨首届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的专家学者与诗人代表又汇聚在福海街道办401会议室,举行海洋诗歌论坛,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担任主持。

与会的专家学者与诗人代表共话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为发掘深圳海洋诗歌文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诗歌发展出谋划策、指点方向。论坛现场气氛温馨美好、活跃轻松。诗人代表纷纷提出一些关于海洋诗歌文化的问题,专家学者们都进行详细讲解,从学理和创作上厘定海洋诗歌的概念,并总结海洋诗歌的创作成绩;一些专家学者还现场传经送宝,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

参会的诗人代表都表示获益匪浅,尤其是对新成立的海洋诗社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诗人代表们认为,福海首届海洋诗歌文化节的举办为专业挖掘和发展深圳的海洋文化,特别是福海海洋文化奠定了基础。福海街道成立海洋诗社,在创意上领先一步,也赋予海洋文化新的内涵与生命力,让海洋诗歌写作者找到创作动力与源泉,也找到抱团取暖的根据地。在经历本次文化盛宴后,大家更看到了福海人对文化的热爱与重视。

据了解,福海街道是一个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新兴街道,这里曾经是基围人的主要聚居生活之地。以前的基围人整天与大海打交道,捕鱼为生,长年漂泊在大海上,居无定所。在艰辛繁忙的劳动之余,他们以口头创作的方式,创作出了属于基围人自己的诗歌——咸水歌。基围人用诗歌来歌颂自己的劳动、生活和爱情,形成了福海街道独具特色的海洋基围文化。福海街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文化建设,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动,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诗坛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诗人,福海海洋诗歌文化节及海洋诗社也由此应运而生。福海街道领导介绍,该街道计划把海洋诗歌文化节打造成一个常设的文化活动,每年一届,将福海街道逐步打造成海洋诗歌的重镇;并以“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为目标,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化,打造“有温度、有力量”的街区氛围,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为建设“智造高地、博展都会、精彩福海”注入丰富的精神文化力量,进一步提升福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辑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陈震霖 通讯员 蔡碧亿/文 刘让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