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至2日,由社会变迁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社会发展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高端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徐永祥,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社会变迁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致辞。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变迁,我国从农业农民大国转变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阶级阶层结构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李培林对社会变迁研究会成立表示祝贺的同时,也针对社会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仍然是社会流动率较高的国家,社会分层结构的转型和变化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还不能作出社会阶层结构固化的判断。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李友梅在贺信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重要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40年的改革历程也是我国社会急剧变迁的历史过程,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变迁研究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时代应运而生,希望它的成立能够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重要成果。
就现场发布的新书《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发展与变迁》,作为该书主编,张翼指出,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描绘和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变迁的内涵与历程,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图景展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40年我国社会转型的强大动力,来源于改革开放,并发生了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迁。”他说,我国从原来97%的贫困人口国家,到贫困发生率降低到只有3%,从原来以农业社会为主的国家转变到工业社会为主的国家,并且将来还会转变到以后工业社会为主的国家。从原来的熟人社会转变到陌生人社会,从原来固化的单位制社会转变为现在非常灵活的、以市场经济为主体而形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中,我国的社会治理格局也发生重大变迁。我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从原来的维稳治理到管理治理,再到现在的智力治理。这个转型的过程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认识大飞跃,所以说,社会变迁正当时,社会治理也正当时。
开幕式后,与会各位专家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议题,就“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政策发展”“社会流动”“人口转型与社会发展”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等海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