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双方合作建设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实现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师资力量不低于清华大学总部水平。
按照协议约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互惠互赢、项目推动、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人才、科技优势和深圳市的创新环境、政策优势,在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智库咨询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不断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推动深圳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助力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双方合作的首项内容即是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国际研究生院为独立法人机构,是清华大学唯一的国内异地办学机构,将融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双方决定,将积极探索现代大学治理制度、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新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面向全球延揽优秀师资和生源,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重点建设材料、能源、生命、环境、海洋、信息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开展高水平前沿创新研究。大力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共建高等环境研究中心
双方将依托国际研究生院建设高等环境研究中心。以国家生态文明和重大环境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深圳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未来环境治理需求,打通“基础理论—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创新链,争取以此为核心组建广东省、生态环境部、清华大学三方共建的环境研究院,充分发挥国际研究生院教师双聘的优势,面向全球汇聚环境领域高端人才,到2025年前达到国家实验室申报条件。
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双方将共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创新载体的支撑引领作用。清华大学发挥科技、人才优势,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积极支持更多应用技术成果在深圳转移转化。鼓励清华大学优势学科团队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方共同支持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石墨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共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以国际研究生院为依托,支持与深圳市共建新型研究机构,完善创新研究链条,推进材料学科领域院士团队的产业化工作。清华大学在深机构积极参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在应用研发、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光明科学城给予大力支持。市校双方鼓励和支持市属各区及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方向、与清华大学有关学科的院系、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技术交流、科研攻关、成果孵化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鼓励和支持市属各区及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方向、与清华大学有关学科的院系、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从技术交流、科研攻关、成果孵化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还将进一步发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深圳建设“创新之都”过程中发挥作用,统筹做好国际研究生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支持研究院与市属各区加强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团队落地;支持研究院与深圳市属重点企业开展合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孵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更多源自清华的、海外高水平的优秀科研团队和项目落地深圳,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做出贡献。
深圳市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1983年,清华大学参与援建深圳大学;1996年市校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1年成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4年成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打造创新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双方的合作,已成为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编辑 党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