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金融风险是近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首,而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也是保险业经营和发展的“生命线”。记者11月28日采访了解到,原深圳保监局和深圳银保监局筹备组通过建立多项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筑起了一张风险“防护网”,多项处罚数据都创下新高。
据悉,为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原深圳保监局今年共对35家机构(产险机构4家、寿险机构5家、中介机构26家)开展现场检查,精准打击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重点打击车险不正当市场竞争,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反洗钱专项检查,严格开展中介机构业务合规性检查。而针对互联网保险、网络互助平台、P2P风险、类金融机构这样的新型风险点,也同样对其深入开展了风险排查与整治。
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原深圳保监局与金融办、前海蛇口自贸区、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等部门建立了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对重点公司风险、互联网保险风险、网络互助平台风险、案件风险、香港保单风险、类金融机构风险、跨行业传递的风险、负面新闻炒作风险等开展联合防控。
“对问题一再出现、整改不到位、罔顾监管导向、顶风带头违法违规的公司,我们加大了从严从重处罚。”原深圳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共审结行政处罚案件24宗,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4份,处罚保险机构22家,高管人员24人,罚款金额合计659.4万元。“处罚件数、罚款金额都创下了原深圳保监局建局以来的新高。”
同时,该局建立起了常态化的风险防范评估、督导、教育与排查机制,在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我们组织辖区机构对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营销员违规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或P2P产品风险、互联网保险风险等开展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上述负责人说。
防范金融风险,险企也在行动。记者采访了解到,发轫于深圳的中国平安,正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由平安科技研发的早期风险预警信号模型,通过聚类、筛选、验证步骤,生成大数据风险因子,经过智能建模分析,输出最终预警信号。
对此,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指出:“金融业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并着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