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必读 | 规模超1500亿元,券商险资加码纾困

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2018-11-26 08:00
摘要

上周(11月19日~11月23日),沪深交易所网站共披露问询函29封,内容非常丰富

23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进展通报(第二期)》文件,通报了第二批参与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产管理计划的券商名单,共计15家券商。截至11月25日,共有26家公司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440亿元,加上拟成立纾困资管计划和出资设立纾困基金的券商,参与纾困支持上市民企解决股权质押难题的券商将近30家,券商通过自有资金设立资管规模已达710亿元。此外,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先后设立系列专项产品并完成登记手续,保险纾困专项产品合计规模达860亿元。至此,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参与纾困上市民企的资金总规模已超1500亿元。

一、宏观面

1、25日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获悉,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额87.83亿元,投资收益率5.23%。这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次披露年度投资收益。截至2017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88.19亿元。

2、欧盟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对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欧盟监管市场上市公司的持续信息披露义务做出了严格规定,该规定不仅涉及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包括信息披露的方式。举例来说,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应确保市场参与者可以同时收到披露的信息,以及应将披露信息同时发送给欧盟主要媒体。

3、沪深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是在充分征询市场意见之后,从规范送转股比例、明确披露窗口期以及披露未来减持计划三个方面,对旧有相关规则作出的补充和完善,降温炒作净化市场环境。

4、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量,增值税税率下调有望加速。今年以来,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财政部预计今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将达1.3万亿元,这将超过年初确定的减税降费目标。

5、在拥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资基金公司、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私募管理人等多种资格后,随着政策放开,外资传递出对中国公募基金牌照的兴趣。这一步步的推进,显示出对中国市场、财富管理行业的长期看好。

6、养老目标基金的重要性在其推出速度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之后,监管层近日又陆续组织了两轮养老目标基金答辩,时间间隔仅为一周。业内人士预计,养老目标基金安排集中答辩目的在于后期灵活控制获批节奏。

二、中观面

1、近期,多家非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告,转让持有的房产土地。部分公司因此所得利润远超年内营业利润。此外,近期取得土地资源的上市公司中,除房地产企业外,科技类公司较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有近半数科技类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

2、近日,北京地区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成功落地,碧水源(300070)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8碧水源CP002”,发行规模14亿元。上海、四川、广东等多地都在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

3、上市公司蹭概念现象渐增,交易所紧急追问。上周(11月19日~11月23日),沪深交易所网站共披露问询函29封,内容非常丰富。

4、十月底以来,市场开启反弹模式,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3.1%,上证50指数累计上涨3.47%。行情结构分化明显,可见反弹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阶段性修复。但上周二、周五受海外不确定性影响,大盘出现大幅度回调,再次让投资者开始怀疑本轮反弹行情的持续性。

5、以国开债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品种的收益率从今年2月开始一路下行,其间少有波折。相比之下,信用债收益率从4月中下旬开始调整,调整幅度和时间跨度都甚于无风险利率品种。这样的分化主要源于上半年信用收缩带来的部分企业现金流出现困境。

6、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低迷,沪深300指数年内下跌19%。不过,在基本面和流动性等因素的支持下,今年债券市场走出一波小牛行情。截至11月19日,中证全债指数今年以来上涨7.20%。

7、基建投资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其中,5G投资既符合产业趋势,也符合政策导向,在未来数年将维持较高的景气度。5G标准冻结,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按照工信部的计划,5G网络将于2020年正式商用。届时,人工智能、无人驾驶、AR/VR以及区块链等颠覆性应用将搭载5G的高速通道,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将为市场创造全新的投资机会。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王平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