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评价党建质量的地方标准——深圳《党建质量指标体系(机关)》,23日上午在市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GB4403/T 3-2018,标准的发布为特区基层党建工作建立了可考量的指标体系,基层党建质量有了“深圳标准”。发布会后,围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会党建专家和嘉宾还进行了主题研讨。
破解党建工作量化难、考核难
一直以来,党建工作存在量化难、考核难、精准管理难等难题。为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打造了深圳党建质量指标体系。
党建质量指标体系是深圳党建质量标准的量化指标。它以党章党规党纪为依据,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党建成效为基础模块,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构成,覆盖了基层党建的各方面工作。其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容相对稳定,是标准的主干。三级指标内容具体细化,与日常工作相对应,是标准的枝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组织、不同时期要求作出相应调整。指标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机关等多个领域基层党组织。
党建工作可数字化
据了解,党建质量指标体系可广泛用于指导基层党建工作,评价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党建质量。
指标体系内容除了可作为党建工作指导工具,指引各基层党组织做好相应工作外,还将党建工作数据化。“指标进一步细化了党章党规党纪的有关规定,并将日常党建工作分解量化为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大数据自动聚合、自动生成统计,在智慧党建系统内实现了理论框架和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将有利于促进“互联网+”党建的广泛应用。”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在客观评价党建工作质量方面,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智能采集、统计、分析、计算,将形成党建质量指数,用于考核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评价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衡量党建质量有了“尺子”
标准的发布,对未来特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通过自动读取分析智慧党建采集的数据,并根据数据模型,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实现党建质量的自动分析评价,能够全面、精确的掌握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情况和党建工作质量。”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胡锦表示,这让党建质量有了评价利器,即有了一把规范的、科学的、可衡量党建质量的“尺子”。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党组成员、副局长秦世杰认为,《党建质量标准(机关)》的发布,是全面提高我市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创新之举,是率先构建“党建质量指标体系”,在党建领域打造“深圳标准”进行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参加发布会的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宏告诉记者,标准的制定发布,让基层党建工作有了量化依据,可谓抓到了点子上,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委会主任张辉表示,指标体系的制定是深圳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部署新要求的创新之举,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际步骤,将有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机关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