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市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韩望喜做客今年第16期龙华区传统文化大讲堂,以“心学源流——从孟子到阳明大师”为题,为龙华街道公职人员分享他研究心学源流的心得。
“孟子开掘了圣人心学,而阳明大师又对孟子的学问钦佩不已。”韩望喜说,在读王阳明《传习录》的时候,觉得字字句句都在讲孟子。孟子讲“良知”,阳明讲“致良知”。阳明认为“致良知”之教是儒家的真法门,简易明白,只是沉埋了很久,现在却又重新发现了。孟子说:“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可见孟子对中华文化塑形的作用何其大也。阳明大师说:“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韩望喜谈到,心学有个理路,从孔子的仁学、孟子的“良知”说到阳明大师集其大成。阳明大师“出入佛老,归宗孔孟”,发扬光大了孔孟心学。理解阳明大师的心学非常不易,我们面对的是学问和心性的汪洋大海。
“王阳明说,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韩望喜认为,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在讲述阳明心学最精髓的部分——以心照物时,韩望喜博士引用《传习录》中一段经典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他说道,心如何觉悟、觉照、觉察、戒慎、立志等,做任何事情都有心在照,就自然知道自己该如何做才对。知行合一,都是以心照物,心物相照的道理。
“王阳明还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疲惫不堪,身体也越来越差,却成绩甚微,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若能把心中之贼破掉,学业、家业、事业就会改观,人生问题就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韩望喜博士认为,中华文化特别关切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坚信人和天地一体,人和他人有共通感,有同理心。到了阳明大师这里,说得非常明白,共通感在哪里,不在物上,在心上。我们做任何事要做好,都要把自己的心磨炼成圣人之心,有了明镜般的圣人之心,对任何事情都游刃有余。
通过两个小时的精彩讲述,韩望喜带领大家从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理论出发,阐发“四端之心“是性善论的根本所在,以王阳明大师游南镇时所言“花开花寂,在于人心”的故事,阐发“心外无物”的思想,引领我们观世界、观内心。讲座结束后,许多听众上前主动与韩望喜博士进行交流,有听众感慨: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啊!
承办名家讲座的秦韵文化机构媒体总监墨荷透露,该文化活动是2018年龙华区“五彩周末”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之一。由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主办,龙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及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2018年龙华区“传统文化大讲堂”每周末举办一场,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养”为主题,以文明礼仪、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家风家训、社会历史、文学诗词之美为主要内容,邀请了十余位社会名家专家教授,深入各街道进行传统文化讲座,一共24场,持续到12月底结束。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