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京沪深港澳台六地的小小钢琴才子,在“钢琴之城”深圳同台演出。11月1日晚,在深圳艺术学校音乐厅,2018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举行了“京沪深港澳台”专业院校获奖学生音乐会。
10月16日至11月19日,由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深圳市雅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新节拍艺术团主办的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准备了67场次的钢琴音乐会、钢琴讲座等钢琴主题活动。除了大师钢琴音乐会外,还包括8场校园公益音乐会,10场社区、企业公益钢琴音乐会。
11月1日晚,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俞易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张博、深圳艺术学校杨贺朝、香港演艺学院预科王应淳、澳门演艺学院音乐学校李锐贤、台湾林灏维6人,受邀参加在2018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校园公益音乐会。他们均是六地专业院校学生中的佼佼者,也都是在国际、国内各种钢琴大赛中获得众多奖项的小小钢琴才子。
深圳艺术学校杨贺朝。
他们走过国际大大小小的舞台,却是首次同台,选择的曲风也各不相同。6人除了贝多芬、肖邦以及阿尔班•贝尔格、尼古拉•凯帕斯汀等外国名家的作品外,12岁的杨贺朝还弹奏了张朝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皮黄》,用钢琴弹奏出了京戏的板眼和京胡等乐器的声音,京味儿十足。杨贺朝说,选择这首中国钢琴作品,也是希望通过舞台演奏,让更多人能知道、了解代表中国特色的钢琴曲目。台下坐满了穿着校服的小小琴童和家长们,听完音乐会,他们除了送上经久不息的掌声,还纷纷上前请6名演奏者合影、签名。
六人代表着不同演奏风格、体现了不同地域名师教学特色,第一次同台演出,都在互相倾听彼此的演奏,分享交流着学琴的心得。来自上海的张博说:“深圳钢琴音乐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可以学习很多东西,听彼此弹奏也获得了很多灵感和启发,会对以后理解音乐、表述音乐更有帮助。”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俞易辰。
来自澳门的李锐贤是第二次来参加深圳钢琴音乐节的活动,也见证了活动的发展变化:“感觉今年的观众更安静了。希望他们听了我们的演奏能更喜欢音乐、喜欢钢琴,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走上舞台。”
深圳市钢琴学会副会长兼会长助理,深圳艺术学校钢琴学科主任陈兰说:“这6名学生,都代表了各个学校的顶尖水准,不管是音乐表演还是演奏技巧,都表现得非常好,各有所长。深圳钢琴音乐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希望这个项目继续下去,让六地小小演奏家能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六地或在更多地方巡演,让更多人不管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能更懂钢琴曲,欣赏钢琴曲。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