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30日透露,正值深圳国际快件运营中心落地一年,海关共监管快件3511.2万票,重量达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和25%。据顺丰公司反映,直接放行货物占总货物比例已达95%,相比以往通关时间、人力成本均可节省三分之一以上。
该中心落地一年来,快件产业集聚趋势明显,目前已进驻了顺丰、敦豪、联邦等14家快件企业,吸引顺丰国际快件转运中心、DHL南中国集散中心等项目签约落地深圳。
监管全流程自动化通关提速
深圳海关驻邮局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在深圳国际快件运营中心,深圳海关创新“数据+设备”监管全流程,开发“深圳海关快件中心管理系统”,对接海关总署快件监管系统和企业生产ERP系统,建设自动化分拣线12条,设置“智能分拣”功能,实现快件自动传送到查验、仓库、放行等区域。
今年,关检机构改革,该中心实现报关报检“一次申报、一次布控、一次查验 、一次处置”,有效减少企业通关成本。深圳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快件监管三科科长金旭军说,目前,平均每票快件从上线到放行耗时仅22秒,日均监管量由改革前的日均5.2万票,提升到改革后的日均11万票,95%的快件能够即来即走,企业报关报检人力资源节省三分之一。
助力国际快件当日清关
据悉,该中心刚落地2个半月时,深圳海关就在顺丰公司启动7×24小时通关模式试点。试行当日,自动验放95%以上的包裹。试点以来,顺丰国际快件量较改革前增长70.5%。
顺丰速递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7×24小时通关改革作业有助于国际快件“当日到货,当日清关配送”,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进出口快递服务,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客户。
同时,该中心实施“智能审图+图单比对”智能监管模式,收录各类快递物品图像共5.6万多张,搭建快件基础图像库,重点采集现场查获的违禁品图像数据。目前,该系统可有效识别商品160种、部分识别商品89种,查验效率提升2.5倍。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