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60多年前的旧照片讲述和自行车有关的故事……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黄艳敏
2018-10-23 18:11

这是一张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照片,拍摄地点为东莞市厚街镇设在赤岭旧车站入口石板桥旁边的单车修理组,泛黄的照片上,有两位修理工正蹲在地上修理着大车轮的旧式单车,脸上荡着笑容。

全镇仅有三四家维修铺

这张老照片的提供者是徐玉成,而老照片的拍摄者是他伯父。

徐玉成说,当时他伯父已经迁出香港居住了,但偶尔会回来大陆。伯父爱好摄影,每次回来大陆都要带上一台相机,到厚街各个地方拍摄,当时刚好就把两位修理工在赤岭旧车站入口石板桥旁边的单车修理组修理单车这一幕拍了下来。

记者看到,老照片的门前写着“厚街镇单车合作小组”,照片左手边的修理工正是徐玉成父亲,“我父亲年轻时从事五金、机械等维修,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从厚街农械厂承包出赤岭的单车修车铺自己经营,转而从事维修单车等。”徐玉成说,但在当时并不是人人可以承包得起一间单车修车铺,需要支付一定的押金才能承包,所以并不是每条村都有一间单车修理铺,全镇的单车修理铺并不多,仅有三四家,也就是说,大概一个片区就只有一间单车修理铺。

当时单车车尾架上都绑着一根棍

上世纪五十年代,拥有一辆单车就是时尚和光荣的象征。

“当时并不流行自行车,人们的出行方式主要以步行为主,都买不起自行车,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实在是太贵了,需要几十块甚至上百块才能够买得到,而当时人们一个月的工资才只有几块钱,这一点钱养活一个家庭都很困难了,何况买一辆自行车,大多数人根本就买不起。”徐玉成说,所以,当时极少数人能够拥有一辆自行车,一条村可能不超过10个人,在街上偶然才会看到一两个骑自行车。在当时能够买得起自行车的人主要是从事运输行业。

据《厚街镇志》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自行车、“鸡公车”、牛车以及手推车等为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

徐玉成说,这张老照片拍摄那年他才3~4岁,因为他经常跟着父亲往赤岭修车铺跑,所以如今对当时人们骑着单车的情景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记得当时的单车车尾架上是放着一根木棍的,专门用来绑住放在后面的东西,车轮也比较大,车身较重,因为都是用来运输稻谷、泥沙等比较重的东西。”

要用等价物质交换修车费

记者还了解到,在当时修理完自行车后并不像现在给钱就可以了,而是要从家里拿等价物质来抵修车费用。“因为在那个年代流行粮票布票等,所以人们都是从家里拿一些稻谷、蔬菜等来换取修车费,修车铺老板把这些物质全部收起来再统一到一个地方换取成钱币。”徐玉成说。

在老照片的门前,除了写着修理单车外,还写着出租单车,修理五金、汽灯。门前有4辆自行车是放在一起的。据了解,这些自行车都是用来出租给其他人使用。那些买不起自行车,但有时要用到自行车运输的人会到修车铺租来用。听说当时一辆自行车租用的价格也不便宜,但具体多少钱就不清楚了,租金同样是不能给现金,只能用等价物质来抵租用费。而修理五金,主要是修理当时人们的铁制农耕工具、机械工具等。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相对50年代来说多了不少,但是购买一辆自行车依然不容易,要有侨汇证才能够买得到自行车。徐玉成说,在当时侨汇证不是人人有的,是要从香港把港币寄回来再到银行换成侨汇券后排队购买,有时还要排队很久才能够买到一辆自行车,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凤凰牌自行车等。到了80年代,自行车和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被喻为“三转一响”,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物品。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黄艳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