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中西合璧 ,在活化中保护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8-10-21 18:39
摘要

​21日下午,江门市五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万胜先生应邀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设了题为“开平碉楼的诞生、辉煌、沉寂与再生”的讲座。

21日下午,江门市五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万胜先生应邀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设了题为“开平碉楼的诞生、辉煌、沉寂与再生”的讲座。

这是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内容之一,也是第八届“深圳市沙头角鱼灯节”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高端讲座。

张万胜先生是当代知名建筑遗产保护专家、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研究与实践。2010年至今,他主持完成130余座开平碉楼的保护修缮,以及司徒美堂故居、梁赞故居等20余座传统建筑的修缮;出版《开平碉楼修缮技术研究》《开平碉楼与村落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两部专著,发表论文10余篇。

此次讲座中,他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开平碉楼诞生的历史背景、造型艺术特点、当前保存状况,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思路,兼具知识性和思想性。最后, 张万胜总结说,开平碉楼是在活化中保护,在保护中活化。

此次讲座由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和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主办,深圳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承办。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