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2018亚洲指数与量化投资洞见峰会”上获悉,在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幅度加大、经济不确定性全面加强的背景下,海外资金的资产配置整体趋于谨慎。但外资对于A股的渗透仍在增加,目前外资所持有的A股已占自由流通股本的6%左右。
海外资产配置趋于保守
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指数与量化投资峰会,昨天的这场活动中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经理参加,从而成为人们观察海外资金最新风险偏好及投资动向的一个重要窗口。
建行证券执行董事、投资主管甄嘉乐表示,从香港机构投资者的情绪观察来看,人们从年初的乐观,一路走到现在,市场情绪越来越保守。体现在资产配置上,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领域。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梅永庆也证实,当前全球资本市场面临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加息、贸易争端等,资金从新兴市场向美国回流,机构投资者持有现金的比例也在增加。
纳斯达克指数亚太区主管谢汝康则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最新流向特点:主要资产从美国股票、债券类领域流出,流向美国货币市场;债券领域则出现了流出美国债券,流入非美元债券的趋势。
外资持有A股比例增加
在全球资产如此大规模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平安资产管理量化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居培蓉分析说,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观察,中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同。中国的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去杠杆过程;美国所谓“后周期”的延续时间则可能加长。投资者在关注短期波动的同时,也需要抓住大趋势。应该看到,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长期趋动性因素并未改变,如人口红利、生产力提高、消费升级等。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量化及指数投资总监黎海威表示,从整个新兴市场观察,新兴市场在全球股票市场中的比重低于其实体经济中的占比。最近10年,新兴市场的表现落后于发达市场,这也意味着新兴市场从长期看有一定优势。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向受全球宏观情况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利率周期的影响较大。
在A股市场上,包括QFII和陆港通北上资金在内的外资所持有的股份,已占到自由流通股本的6%左右。相比之下,社保资金的持股比例约为5.4%,保险资金持股比例约为5.3%,公募基金持有比例约为9.4%。这意味着外资已成为A股市场上的又一大机构主力。目前,北上资金在每日成交中的占比已达3%左右。未来,这一比例还有可能逐步增加。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