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盐田区盐田街道渔民新村内热闹非凡,一对新人在传统疍家婚俗划旱船迎亲队伍的簇拥下进入新房,喜结连理。据悉,疍家婚俗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盐田区为了将此项目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将于本月19日举办第七届疍家文化周。
上午10时许,盐田街道渔民新村大街小巷人潮涌动,老人们正烧着柴火煮着迎亲汤圆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中年妇女们忙于上装打扮,准备盛装迎娶新娘。上午11时,随着婚车开进村口,鞭炮次第响起,陆地上模仿水上扒龙船迎亲一幕上演,村里20多位中年妇女身着色彩缤纷的衣裳,头戴花帽,脚穿花鞋,在村道上摆成龙船的形状,手里拿着小竹枝当船桨,一进一退,边划变喊着:“嗬……嗨……嗬……嗨……”场面甚是热闹。年龄较大的大婶身挂大鼓、模仿龙舟的鼓点,新郎手撑挂有红飘带的黑伞与新娘并排站在船头,在鞭炮声、欢呼声和锣鼓声中,一小步、一小步往男家划去。
据介绍,疍家人婚俗的渊源,反映了深圳市东部大鹏湾区域水上居民数百年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在多个时期历史性的演变。疍家人上岸前,疍家婚俗从介绍、相亲、订婚、娶亲等,全部在船上完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疍家人上岸后,原本在海上完成的迎亲仪式变为陆地上的“扒龙船”舞蹈,又名“划旱花船”,是一种与婚俗有关的民间集体舞蹈,正因为这种仪式具有民俗性,疍家人结婚都举行这种仪式,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流传至今。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