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APP一键点餐、多个菜品任君选择、课间点心下午茶贴心地送到班级……连日来,记者走进深圳多所学校,体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午餐午休服务。
启用智能APP一键完成点餐服务
上午11点50分,福田区福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有序地走出教室,在智能恒温柜前排好队。用卡片“滴”一下,他们就能从自己的柜子取出热腾腾的午餐饭盒,再从保温箱里拿出汤盒,回到教室里就餐。朱芳仪的餐盘中有香酥鸡胸排、玉米粒青瓜肉丁和炒白菜,以及一份茶树菇龙骨炖汤。“学校的饭很好吃,比家里还好吃。”她告诉记者。
从开学第一天起,福苑小学就启用了一套智能APP点餐系统,家长可以在APP上点餐,每餐以18元的餐标,有五种套餐可供选择。记者在家长廖女士的手机上看到,她已经为孩子订好了本周的菜谱,每餐两荤一素一汤,有狮子头、烤鸭、卤鸡腿等菜。这也成为了这所新学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一大亮点。
福苑小学校长项阳表示,希望午餐午休不仅为学生及家庭的生活提供便利,还要在其中注入学校的教育理念,成为我们教育的一部分。目前学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在校园午餐午休,在其中,学生将对自然生物链的了解和对食物的尊重,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育等,作为学校全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课间点心下午茶贴心地送到班级
而在光明区爱华小学,上午11点之前,送餐公司的送餐车就已进入学校,将一份份饭菜送到学校学生食堂和一、二年级教室门口。“选择送餐服务满足学生午餐,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饭菜的保温问题。”爱华小学校长华建明告诉小通君,为此,所有的饭菜都装在专用的保温箱里,恒温保存在50-60度之间。等到学生下课后,让学生排队领取,保证学生能吃上热菜热饭。
“早在2013年9月,光明就开始探索区域性学生午餐配送购买服务,在3所学校实施午餐配送试点工作,爱华小学就是试点学校之一。”光明区文体教育局教育科科长高伟波表示,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学校的午餐服务已经形成了规范的流程。目前,全区35所学校已实现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全覆盖,享受校内午餐午休服务的学生约占全区学校学生数量的40%。
而在南山区学府中学,该校每天有1500多名学生在校就餐,占学生总数的90.5%,在校就餐学生的比例很高。食堂每日向师生们提供五餐,早餐7个主食品种,午餐5个菜品,种类、数量师生皆可以自由选择,没有任何限制。师生菜谱完全相同。除此之外,上午课间点心和下午茶还会贴心地送到班级。学府中学校长陈铁成表示,食堂定期面向社会招标,老师、学生跟着味觉投票,优胜劣汰,无时无刻不督促着食堂提高质量。受限于食堂面积,无法容纳全部学生同时就餐,学校就采取了分段就餐制,三个年级错时就餐,却能始终保持饭菜温度、品质,以及食堂内井然有序的就餐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山区提供午餐服务的77所学校中,93.5%以上的学校食堂自供午餐,A级食堂56个。
多途径改善学生校内午休条件
到了午休时间,福苑小学一年级的张乐欣抱出了自己心爱的草莓抱被,回到自己的铺位躺好。在福苑小学,每间教室都铺上了地垫,学生老师都必须脱鞋进教室。而吃完午饭后,孩子就拿出自己的铺盖,在教室边上并排睡下。每天的午餐午休时间,正副班主任以及家长义工们会在教室进行监管。对于学校的午餐午休服务,学生和家长们普遍表示满意。而在南山区阳光小学,学校则专门聘请了6名生活老师,负责学生就餐以及午休管理工作,规范流程、专业分工。
然而,小通君走访发现,能满足学生躺着午休的学校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学校只能让学生趴着桌子上休息。以学府中学为例,目前,该校每天在校午休的学生多达1500多名。中午1点至2点期间,各班学生完全实行自主午休管理,无需老师参与,仅由监控系统实时传递每间教室内的情况。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不少学校还开放了图书室、社团活动室等功能室,学生们可以选择到功能室参加社团活动或自习。
国家中小学督导评估专家、深圳市督学杨坚认为,与午餐服务相比,午休服务难度更大,尤其是满足孩子能躺着午休,最大的难题在于空间。在深圳,学位如此紧张的前提下,床位更是难上加难了,这是很多学校的痛点所在。他建议,要更好地解决学生午休问题,一方面通过调整学校的建筑规划标准,“上天入地”适当扩充学校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与学校周边的社区寻求更多的午休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善我市中小学午餐午休管理既是体现以生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教育部门和学校正在多途径改善学生校内午休条件,鼓励学校积极改善午休条件,推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和体育馆等场所在午休时间向学生开放,配备午休相关设施,改善学生午休条件,并优先提供给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确保实现幼小衔接。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