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多日,这个外卖平台却惊现“无资质”餐厅,你还敢吃吗?

深广电第一现场
2018-10-10 07:55
摘要

新规并非强制要求

从今年10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正式实施。其中对于外卖食品在运送和和制作过程中都作出了明确规范。如今规范已经颁布一周,深圳的外卖市场表现如何呢?

外卖平台惊现资质不全餐厅

《规范》中指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信息、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

然而记者很快在饿了么平台上找到了一家仅上传了营业执照的餐厅,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岗厦村的这家餐厅。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商家悬挂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但是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名字,却与餐厅名字不符。

冷饮热菜混合放    配送如此不讲究

根据《规范》中指出,餐饮外卖需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盛放食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其中,配送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

今天中午,记者从外卖平台上随机选取了几家餐厅,分别购买了四份外卖,并配了冷饮。不过第一份外卖送上门,记者就发现冷饮与热菜被装在了同一个袋子中。

外卖员:缺乏冷热区分外送箱

随后送来的三份外卖里,冷饮和饭菜同样是混合放在一个外卖箱中一起送过来。大部分外卖员反映,外卖箱没有明确区分冷藏和热藏区成了最大问题,对于商家统一打包的冷饮和热饭菜,他们大多也都不会主动去分开运送。

四份外卖包装上均未见保质期

《规范》中还指出: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然而,记者却注意到四份外卖,没有一份标注了制作时间和使用时限,消费者根本无法明确了解这些外卖的“出生时间”。

除此之外,《规范》中还指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网上公示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记者注意到,在外卖平台上,大部分商家都对菜品原材料进行了标注,但仍有部分商家标注的较为笼统,而对于一些套餐中的配餐,并没有做出明确标注。

外卖平台:新规并非强制要求  目前以引导商家为主

针对出现的问题,中午记者也联系了外卖平台公关人员,对方表示平台将按照《规范》,积极推进冷热分离配送箱推进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并提倡商户对餐品食用时限和进行标注,更好地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编辑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