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着走同一条路,重复着找同一个人,他们就是行走在园山街道地铁16号线二期征拆一线的工作人员。让我们走近这些拆迁工作人员,看看他们的拆迁故事。
路再艰难 他们选择坚守
2021年1月,地铁16号线二期10名抽调干部被留下来,继续攻坚。刘群辉、肖强、陈勇兵、孙淑波、钟焕辉、祝伟雄、郑福涛、廖智超、陈运生、李望,这10人来源不同、身份各异、遭遇不同,但都在同一个项目、为了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
“留下来的抽调干部是优中选优、精中至精,后面的路更难、也更加孤独。”2020年底,时任街道分管领导在地铁16号线二期分工部署会议上感慨地说道。的确,项目集中签约的“高光”的时刻已经过去,留下来的是更难解的约、更难清的租、更难迈的坎。
负重前行 他们顶住压力
地铁16号线二期起于大运、止于西坑,线路总长9.46公里,全线设置8个车站和1个停车场。项目已签约529栋,涉及建面33万㎡建筑物,整体处于“中后期”,压力集中在场地移交。目前,阿波罗、阿波罗南站、园山站、安良站正按照工作任务与施工时序要求。
为完成提前通车的建设目标,园山街道专门成立了建设协调指挥部,全力对接、整体协调场地移交工作。管线(泵房)迁改、绿化迁移、交通疏解,这些一个又一个细微的问题、一单又一单意外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对施工进场时间形成一点一点的消耗。2月28日、3月31日、5月31日......一个个时间节点,就像一个个“军令状”,变成了一个个冲锋号,连续数月以来,大家不敢停顿、不能懈怠,与建设、施工方主动沟通,争取社区、股份公司积极配合,反复沟通,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街道领导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成为推动项目前进的“源”动力。
中流砥柱 他们接续奋战
刘群辉:攻坚克难勇担当
园山街道水务中心原主任刘群辉,部队转业干部,敢于碰硬、敢说敢干。因协调能力突出,在大康指挥部攻坚小组、西坑指挥部综合组、建设协调指挥部担当重任。
沟通协调现场。
在任攻坚2组组长期间,某业主罗先生因家道中落,脾气较大,性格比较固执。刘群辉带队多次上门,均碰了钉子。为了接触业主,他设法与社区工作站联动,利用每周二“直联+扫楼”的机会,敲开了业主家门,不期而遇地成功破冰。
随后,在交谈中了解到业主对房屋拆除后户口迁移的担心,又趁热打铁、多方打听,在公安户政部门的指导与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其户口挂靠问题,促进业主成功签约。作为建设协调指挥部现场负责人,他感慨地说,每一天都不平常,手机上各类诉求电话一天几十上百个,即使难度很大,也必须坚持面对。
肖强:压力面前不退缩
园山街道执法队城管中队副科长,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参与地铁3号线及龙岗大道扩建工程、东部过境、园山街道大康社区原深茂水泥厂采空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消除项目等重大项目拆迁,加上长期在执法一线工作,对土地、房屋相关情况颇为熟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谈判优势。
沟通搬迁事宜。
他自2020年11月被抽调参加地铁16号线二期征拆工作,面临的是长江埔站最难啃的国有已出让地、汽车4S店、质量检测站等疑难问题。在压力面前,他没有退缩,主动摸清情况、靠前巧妙谈判,迅速抓住被搬迁人的真实意图,组织力量分析诉求,分类区别情况,分层协调难题。
在项目指挥部办公点,他的声音高亢洪亮,谈判有理有据,业主心服口服。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强哥”,他铿锵有力的言行,促使一份又一份框架协议成功“转正”、一户又一户租户主动搬离。
陈勇兵:尽心尽责暖人心
2020年6月,陈勇兵抽调到地铁16线二期征收项目,负责长江埔站5户19栋及长大区间7户7栋房屋征拆工作。面对全新的领域、在挑战与困难面前,他真心实意为业主考虑,为人民谋福利,在副组长的岗位上用心尽责。
沟通搬迁及付款事宜。
谈判测绘编号A270业主刘某某时,该业主属于原籍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和85岁的母亲王某某居住于香港,因疫情原因返深需要隔离14天,但母亲高龄,不便隔离。陈勇兵通过微信,耐心解释政策、认真解答疑问。经过高频次的沟通交流,终于感动业主,11月9日业主安顿好其母,一人从香港返深进行隔离。
隔离期间,陈勇兵从工作到生活各方面给予热情的帮助,提前对接好隔离点、开展慰问关怀活动。11月24日刘某某解除隔离,11月26日便签订正式补偿协议,协议面积234.96平方米,为区间征拆签约工作赢得开门红。
还有孙淑波、钟焕辉、祝伟雄、郑福涛、廖智超、陈运生、李望,他们分赴各个岗位,转战各个战场,社区、工地、会议室、业主家里、租户店铺......有他们坚实的步伐、忙碌的身影、洒下的汗水,他们是一线的尖兵,将责任铭记于心、将要求落到实处,敢于担当、只争朝夕,正为园山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