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举办 汇聚三地11城智慧打造文化共同体
读特记者 张锐 / 文 胡蕾 / 图
2018-09-27 00:05

9月26日上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本届峰会以“推进城际合作 共建文学湾区”为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文学盛会,旨在以文学连接情感,以文化凝聚认同,以交流聚合力量,以发展推动共建,汇聚全国以及粤港澳文学和学术界的智慧,探讨粤港澳三地11城市的文学合作长效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繁荣发展。

当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此次峰会是秉承粤港澳三地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综合优势,在文学、文化领域积极开展精诚互信、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之举。会议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倡议书,并公布了下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将在澳门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打造文化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由“9+2”11座城市组成,即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自2017年3月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美好愿景正变成现实。

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在致辞中指出,粤港澳三地唇齿相依,同根同源,同声共振。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而且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共生互动,合作共赢,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关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愿景。此次峰会将有助于建立粤港澳三地11城市文学合作长效机制,开展城际文学联动,譬如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文学会议或论坛;共建城市文学活动载体,互通文学作品发表渠道;轮值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构建粤港澳三地文学界交流合作新格局,培育清新刚健、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等等,进而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使之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枢纽。

去年12月21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并从粤港历史、港澳经验、深港个案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共性与个性进行深入论述,探讨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一年来,大湾区城际文学联动与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深化。本月20日,深圳作协刚刚和阿里巴巴文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大湾区杯(深圳)网络文学大赛正式启动,此举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平台

中国作协全委、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认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要构建大湾区文学?怎么来构建大湾区文学?构建大湾区文学的主要使命和目的是什么?粤港澳大湾区同属岭南文化圈,有天然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港澳文化产生了独特性,而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正是需要岭南文化的共通性和港澳文化发展的独特性的有机结合,文学则是二者比较容易找到契合点结合的领域。吴志良表示:“我们首先要确立一种建立湾区文学的意识,并且有意识去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顺势推动。”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如建立“9+2”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问题和策略讨论,加强交流互访;建立大湾区文学动态发布平台;树立面向世界的文学新形象,讲好大湾区故事等10条建议。

香港作联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香港艺发局顾问潘耀明认为,文艺应该以文学为主,文学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的重点在于“如何整合大湾区的文学资源问题”,建立大湾区文学平台是首要之举。他建议筹备大湾区文学杂志,并在大湾区内主流报刊设立文学专版,以供区内作家发表文学作品,希冀此举能够活跃大湾区的文学创作,加强湾区内文学的交流活动,也希望促成大湾区的出版合作。潘耀明提到,在现有大湾区平台内,不仅要集结网络文学力量,还要集结出版的力量,通过大湾区整合资源,如出版有分量的文学丛书,策划文化礼品,将大湾区文学品牌推广至更广范围。潘耀明特别强调:“从事文化事业活动推广,需要奉献精神,我们有好的作家和作品,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主动积极向外去推动。”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林岗谈到,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文化也以追求变化成为常态。大湾区的文化和经济只有做到互联互通,让物质、产品、信息、人员等便捷跨城市流动,才能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更多的财富和更进步的科技。在此基础上,林岗认为文化与产业的相结合是顺应大湾区发展之举,具体表现在创意、动漫、影视、工艺、美术等多方面。有了“跨城市”的观念和价值,文化活动的构思、安排、组织和推动才能真正活跃地展开。“我相信到文化层面,这种横向的互联互通就存在更复杂更微妙的问题,就算在今天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群之间也不容易做到,做好更不容易,更需要有关行政部门和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的推动,这些困难构成我们今后需要突破的重点”,林岗说。

编辑 詹婉容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 文 胡蕾 /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